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西模拟)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中学”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某兴趣小组发现蚯蚓生活在池塘边或者庭园、菜园、耕地等阴暗潮湿的土壤中,为探究“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蚯蚓,该装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然后分别统计两种环境中的蚯蚓的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
    2. (2) 实验中设置“木板”和“玻璃板”的目的是设置 
    3. (3) 重复此实验5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4. (4) 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 (5) 如果要探究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该把实验装置进行两处改动:①将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干燥土壤,②
    6. (6) 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蚯蚓?
  • 1. (2024七上·环江期末)  马铃薯是由地下匍匐茎膨大形成的。马铃薯芽眼萌发会产生毒素,致使马铃薯不宜食用。为了更好地储藏马铃薯,减少浪费,某中学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某种食用马铃薯储藏期的影响,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马铃薯数量(个)

    实验处理

    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天)

    A

    20

    25℃(常温)

    12

    B

    20

    4℃(低温)

    22

    【提出问题】温度对马铃薯储藏期有影响吗?
    1. (1) 【作出假设】

    2. (2) 【制定并实施计划】本实验变量是。选取马铃薯时, A、B两组数量、大小、品质、芽眼数相同;其它环境条件要适宜且(填(“相同”或“不同”)。观察记录每个马铃薯上的第一个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统计并计算各组的,得出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条件下马铃薯的储藏期更长。
    4. (4)  【进一步探究】除温度外,影响马铃薯储藏期的因素可能还有(答一点即可)。
  • 1. (2024七上·衡阳期末)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报告。鼠妇常生活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那里的土壤是潮湿的,因此我们可以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1. (1) 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 
    2. (2)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十只鼠妇,干土,湿土,纸板。

      实验设计:在铁盒内一边放上干土,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湿土。这样在铁盒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实验材料选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8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干燥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4只

      3只

      2只

      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6只

      7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4. (4) 根据表格中湿土一侧的鼠妇数量可知,鼠妇喜欢的环境是 。(填“干燥或“潮湿”)
    5. (5) 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1. (2024七上·永川期末) 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用对照实验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运动的影响,具体方案如下表。那么,a和b处应该填( )

    组别

    土壤湿度

    温度

    土壤性质

    光照

    1

    潮湿

    25℃

    黏土

    阴暗处

    2

    a

    25℃

    黏土

    b

    A . 潮湿,阴暗处 B . 干燥,阴暗处 C . 干燥,向阳处 D . 喷水,向阳处
  • 1. (2024七上·河东期末) 如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组别

    鼠妇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组1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组2

    20只

    阴暗

    25℃

    适宜

    A . 鼠妇数量 B . 光照 C . 温度 D . 湿度
  • 1. (2024八下·永清月考)  为了探究“温度、湿度、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图甲所示的相关实验,请根据图甲和图乙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甲为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盘,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①,②、③、④四组中,起对照作用的一组是组,它能与其他组形成个对照组。
    2. (2) ①组与④组作为对照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3. (3) 图乙表示在图甲中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对④组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从第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4. (4) 兴趣小组的同学重复进行5次上述操作后,分析得出了结论,你认为他们重复操作5次的目的是
    5. (5) 从生态因素类型方面考虑,上述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响鼠妇分布的(选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 1. (2024七上·坪山期末) 某同学为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是否有影响”,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七上·嵩明期末) 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为:

    ①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②按步骤①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③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同学的实验变量是
    2. (2) 丙同学的实验不是对照实验,原因是
    3. (3) 丁同学的实验变量是;下图为丁同学的实验结果,根据该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4. (4) 若乙同学调整实验计划,在原来的实验装置基础上,进行变量处理,除丙同学研究的变量以外,可探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答出1点即可)。
  • 1. (2024七上·黄石期末) 某生物小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后,准备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实验装置最佳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七上·黄石期末) 科学探究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习《单细胞生物》后,兴趣小组同学在池塘中采集到草履虫(如图2),在查阅资料中了解到光照对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和他们一起探秘草履虫回答问题。

    1. (1) 据图1可知:为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兴趣小组同学选择在 条件下培养4~5天。图1中第5天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草履虫数量 ,原因是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这说明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
    2. (2) 同学们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他们在300mL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含丰富的有机物)搅匀,放在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浑浊液有异味,检测发现含有较多细菌(是草履虫的食物)。将上述液体平均分装在A、B两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水稀释至300mL。向A瓶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向B瓶加入等量,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3. (3) 5天后,观察A、B两瓶的变化,继续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①A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B瓶 ,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用吸管吸取A瓶 (表、中、下)层溶液,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如图2 , 草履虫靠 []运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与叶肉细胞相比,草履虫细胞质里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③小亮同学在草履虫培养液一侧放入几粒食盐,发现草履虫向另一侧运动。请你补全他对此现象的分析:草履虫生活在中,食盐不利于它的生活,它能躲避不利的外界刺激。

    4. (4) 通过兴趣探究小组同学知道草履虫体内的结构①⑦⑧具有类似人体 系统的功能,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呼吸、营养、排泄、生殖等生理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