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根据下表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

    (不含东北)

    东南亚、

    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

    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

    10.9万人

    ①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结果

    ③中国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④二战时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相互配合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 表:1938—1941年日本兵力分布情况                                                                                                                                                                                                                        

    时间

    日本总兵力

    分派地区

    朝鲜

    中国东北

    中国本部

    日本本土

    东南亚

    1938年

    34个师团

    1

    8

    24

    1

    1941年

    51个师团

    2

    13

    22

    4

    10

    据表可知(    )

    A . 日本法西斯已全面占领中国 B . 日本侵略重点转移至东南亚 C . 抗战胜利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D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 1. 从下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简表的内容中反映出( )                                                                                                                                                                                                                                      

    战场名称

    欧洲战场

    苏德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中国战场

    苏联对日作战

    开始时间

    1939年9月1日

    1941年6月22日

    1941年12月8日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8月9日

    终止时间

    1945年5月8日

    1945年5月8日

    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2日

    小计

    4年8个月零8天

    3年10个月零17天

    3年8个月零26天

    13年11个月零16天

    25天

    A . 欧洲战场的胜利表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B . 太平洋战场规模最大 C . 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 . 苏联同时参加对德、对日作战
  • 1. (2023高三上·陕西月考) 1941-1943年,侵华日军只对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进行了若干次战役进攻,而将主要力量用于巩固占领区的治安作战,在华北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进行“清乡”。日军这一侵华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是( )
    A . 国民党的积极抗战 B . 平型关战役的打击 C .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 . 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 1. (2023高三上·成都开学考) 近年来国际史学界重新界定了二战的起点,其中有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亚洲,反法西斯战争始于中国抗战。这一变化表明( ) 
    A . 中国抗战的意义得到了重新认识 B . 九一八事变是二战开始的标志 C . 二战经历了由局部到全球的过程 D . 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 1.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015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

    ——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军民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

    ——王建朗、曾景繁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1. (1)  材料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怎样的阶段?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3. (3)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4. (4) 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5年8月,日本TBS电视台在二战结束70周年前夕,推出了反战的特别策划剧——《红十字,女人们的入伍通知单》,讲述了护士天野希代的坎坷经历:

    时间

    剧情

    1923年

    佃户家孩子希代的母亲重病,在护士悉心照料下才得以康复,希代决心成为护士

    1929年

    希代在公立学堂发奋学习,考入了护士专科学校

    1932年

    希代顺利从护士专科学校毕业,随即收到战时召集令,前往中国东北

    1932-1934年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被日军践踏,但希代并没有放弃信念

    1935年

    东北拓荒团中川亘的博爱精神感动了希代,希代与中川亘结婚,并生下孩子博人

    1937年

    希代不忍大量伤员无人照料,无奈再次穿上护士服

    1945年8月

    中川亘收到征兵令,被迫加入关东军,在与苏军作战中受重伤,中川亘死在希代怀中

     

    苏军占领了日本拓荒团,希代和博人从此失去联系

    1945年9月

    解放军接管东北,救下了准备自尽的护士们,并邀请希代加入解放军成为随军护士

    1949年10月

    希代随解放军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庆典。博人流浪时曾收养他的地主被枪毙

    1949年11月

    解放军中的日本医护人员被遣送回国,博人参加解放军成为军医,母子再次错过

    1950年

    回到日本的希代没有放弃寻找博人,朝鲜战争爆发,希代再次成为随军护士

    1953年

    博人被派往朝鲜战场,母子在韩国相见;战争结束,博人回到中国,母子再次分离

    1972年

    博人前往日本,和已是58岁的母亲希代最终团聚

    (注:日本驻东北拓荒团: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鼓励民众移民东北,这类移民群体被称为拓荒团)

    阅读表格信息,从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加以说明。(提示:提炼主题时不必将每一条剧情都囊括其中,选择几则剧情提炼出一个主题即可。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1942年3月,重庆《中央日报》指出,缅甸东吁(又称同古、东瓜)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还是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泰阳士报》称“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新一页”。上述评论表明,该战役(  )
    A . 推动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B . 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C . 扭转了国军缅甸战场的困局 D . 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企图
  • 1.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签订新约,宣布取消在华特权,结束与中国在法理上的不平等地位。不久,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与中国签订平等的新约。这些新约的签订说明(  )
    A . 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 B . 中国对二战的巨大贡献 C .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 D . 国际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抗击日本的惟一通道滇缅公路。在这条航线上担任运输飞行任务的是美国陆军航空运输总队和中国航空公司。“驼峰”航线在终止前的两年多时间里一共运输了80多万吨物资到中国,超过了包括滇缅公路在内的中国所有对外通道接受外援的总和。

    ——摘编自刘小童《驼峰航线》等

    材料二  长期以来,欧美史学界的关注点集中在欧洲发生的反法西斯战争,却很少涉及中国的抗战。这是因为西方学界把二战看作主要是西方人内部的战争,其起点不可能在西方以外的地区。另外,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了西方对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的研究兴趣,同时也增加了西方学界开展中国抗战史研究的难度。

    材料三  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其持久、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事实及其巨大价值,影响了二战的总体格局、总体进程。

    第一、由于在中国战场的巨大消耗使日本难以承受美英等国的制裁,迫使日本考虑占领东南亚以获得丰富的战略物资,从而不得不冒险与美英等国在太平洋地区作战。

    第二、抗战期间,中国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2/3以上的总兵力,歼敌约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第三、中国抗战使日军在北线被迫放弃介入德苏战争;在南线,使日军无法实现在地中海地区与德、意实现会师的计划;在太平洋战场上,使得美国能够从容贯彻总体上先欧后亚的战略计划。

    ——以上摘编自庄礼伟《二战史研究不应遮蔽中国抗战》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驼峰”航线开辟的背景及其历史贡献。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美史学界在二战史研究中很少涉及中国抗战的原因,简析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意义。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