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下·城阳期末) 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
    A . 载人飞船 B . “两弹一星” C . 高速铁路 D . 超级计算机
  • 1. (2021·广东模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

    ①统一文字和车轨     ②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③修灵渠、筑长城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颁布“推恩令”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③ D . ①④⑤
  • 1. (2021·桥西一模)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下列属于“历史叙述”的是(    )
    A .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 . 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 .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 1. (2019·日照)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经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他还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哪一学派?(   )
    A . 法家 B . 道家 C . 儒家 D . 墨家
  • 1. (2022·无锡一模) 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B . 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C . 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 D . 新航路开辟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  《六朝经济史》载:“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工具日臻完善……火耕已不是唯一的杀虫施肥的方法,绿肥日益普及。”这表明江南地区(  )
    A . 百姓辛勤劳作 B . 农业发展进步 C . 政府鼓励耕种 D . 生态环境改善
  • 1. (2018八下·惠民月考) 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 . 伟大的历史转折 B . 挑战两极格局 C . 艰难的探索历程 D . 走向世界舞台
  • 1. (2022·长春模拟) 某班级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为主题展开讨论,下列可列入其发言内容的是(    )
    A . 玻利瓦尔抗击西班牙殖民者 B . 卡德纳斯进行改革 C . 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 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的土地政策有以下变更(见图),其主要依据是(   )

    A . 地主阶级剥削程度 B . 农民阶级现实诉求 C . 执政党的政治需要 D .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 1.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形成到巩固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初三年级历史协会举办“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古与今”学术沙龙,以下是部分学习材料,请你参与学习并完成任务。

    【文物解读】

    材料一:

                                           

                                                                           

                                                        

                                     

    【知识梳理】

    材料二: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简表

    阶段

    演变

    萌芽于战国

    ①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立于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续表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于西汉

    ①实行刺史制度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完善于隋唐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加强于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新发展于元朝

    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②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于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八股取士

    衰败于晚清

    ①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②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分出现

    【读书卡片】

    材料三:

                                                                                       

    辛亥革命革命使古老的中国由封建“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成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它使过去以汉族为中心、以“夷夏之别”来构成民族级差序列的古代民族转化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且在制度与宪法方面完成了古代国家、民族向近代国家、民族的转型。——郭姝娅在《论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及民族观的影响》

    【史料研读】

    材料四: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激发起中国人民最激烈的抗争。战争的苦难使得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并且在抗战过程中塑造出宝贵的财富,在民族精神、政治智慧、制度创新等方面形成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这不仅保障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且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三三制”的制度原则,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1941年后还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5个回民自治乡和1个蒙民自治区陕甘宁边区。

    ——摘编自朱金春《抗战历史遗产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

    1. (1) 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选择材料一中任意一项文物,结合相关史实,为它写一段解说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该政治制度的名称,并说明该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衰败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是如何“推动古代国家、民族向近代国家、民族转型的?”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分角度说明抗日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丰富遗产有哪些?(角度和史实注意一一对应)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