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信地认为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被大国包围,在“”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
    3.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 1. 文言文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 ,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 , 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 如会同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瑟希,铿尔,舍瑟作,对曰:“异乎三子者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 , 孰能为之?”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章甫,愿为小相焉②赤也为之③可使

      瑟希,铿尔⑤可使有 , 且知方也⑥孰能为之

      ⑦浴乎沂,乎舞雩

    3. (3)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4. (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①以吾一日长(zhǎnɡ)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ɡ)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 , 如会同端章甫 , 愿为小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ɡ)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③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ɡ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 (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③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5. (5) 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 1. 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 B . “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 C .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是定语后置句。 D .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的“端”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本意为“古代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此处译为“穿着礼服”。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节选自《论语·公冶长篇》)

    孔子在谈到他的志向时,实际上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有人认为,这个理想的社会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郊游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请你为这个观点阐述理由。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 ,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 (1) 选出与“夫子哂之”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2. (2) 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对选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下面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则曰:‘不吾知也。’如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 , 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2. (2) 下列句子中与“不吾知也”句式相同的是(    )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求也之,比及三年         ②国以礼,其言不让 

      ③子路率尔对曰               ④舍瑟

    4. (4)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1. 下列对《侍坐》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兵车的数目来计算。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B .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C . 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D . 冠者:成年人,16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16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 1. 下列对《侍坐》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各自的人生志向。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风范。 B . 整段文字表现出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C . 通过简洁的对话、细腻的神情及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文段呈现的对话场景体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D . 文段善用典故,内涵丰富;语言富丽华美,耐人寻味。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或知尔,则何以哉 B . 宗庙之事,会同 C . 其礼乐,以俟君子 D . 纵一苇之所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