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管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

    14世纪

    黑死病横行欧洲时,部分医生佩戴鸟嘴面罩,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疾病的传播。

    19世纪末

    巴斯德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细菌存在之后,莱德奇建议医护人员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结果大幅度减少了伤口感染率,口罩在欧洲医学界逐渐流行开来。

    1918到1919年

    西班牙流感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口罩成了疫病出现的象征性影像。

    1952年

    长期的污染以及高气压滞留导致伦敦大雾围城,伦敦人染上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肺部疾病,口罩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21世纪初

    2003年中国“非典(SARS)”期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此后,除了防毒、防霞、防过敏、防病毒之外,各色各款的口罩还成为年轻人展示个性与耍酷的.工具。

    ——据欧阳晓黎《口罩从历史中来》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伍连德(1879—1960),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东台山,剑桥大学医学博士。1907年,素怀报国之志的伍连德放弃马来西亚的优裕生活,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校长。1910年冬,东北爆发鼠疫。日、俄两国借口保护侨民,妄图攫取我国警务与防疫主权。伍连德临危受命,赴东北领导防疫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实地调研,亲自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指出此次鼠疫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首次提出“肺鼠疫”概念,提出了“所有在西伯利亚边境的满洲里和哈尔滨间的铁路必须严格的管制”;“将由东赴直之行旅一律入所(检疫所)五日,俟诊断有无病毒后始准其前赴各属”;“被分为四个区……一发现患者,立即送往防疫医院,并隔离其亲属和其他接触者”;用石灰、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制造和佩戴口罩等建议。这些建议被一一实施,仅用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瘟疫。

    ——摘编自王银《1910—1911年东北鼠疫及防治研究》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解决东北鼠疫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伍连德解决东北鼠疫的意义。
  • 1.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如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

    A . 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B . 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C . 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 . 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 1. (2024·)  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商王作为群巫之长和统治者,不仅对民众进行精神安抚,还让灾民尽快得到物资救助。商王以下,宗、祝卜、史等人既是商王进行占卜的辅助者,也是落实救灾措施的具体执行者。这反映出商朝( )
    A . 充满了神权以及专制色彩 B . 防灾救灾是商王的主要职责 C . 国家机构的治理功能增强 D . 已形成完备的官僚政治体系
  • 1. (2024高三下·浙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8—253 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 18次。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居延汉简》中有军医、医方、诊案、疾病的记载,有军用药函、药盛槖以及驻军疾病负伤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簿。《汉书》记载了当时救护用的专门车辆;《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了最早的野战医院。这一时期,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还有一些传染病从国外流入国内,而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涉及临床各科,华佗的外科麻醉术等,尤其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王琳等《论秦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从1998年到2010年,用了 12 年时间,我国医保制度覆盖13亿以上居民,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基本形成了社会化的“全民医保”体系。2016年 11月 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标志着中国全民医保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 1. (2023高三上·河北) 清末,北京地区新成立的警察机构开始采用宣传疫病知识和推广种痘的方式对抗疫病。到民国时期,京师警察厅建立起一套以京师传染病医院为核心的疫病防治制度,应对突发性疫病。这反映了当时(   )
    A . 公共卫生体系完备 B . 疫病传播形势较严峻 C . 民众防疫观念加强 D . 政府重视疫病的防治
  • 1.  黄勇在《汉末魏晋时期的瘟疫与道教》一文中认为在瘟疫日益严重的时期,民间道教运动就会活跃起来,当瘟疫之灾有所缓解的时候,道教运动就会变得相对温和起来。下列对道教与瘟疫之间的关系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瘟疫与道教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B . 道教为战胜瘟疫提供信仰支持 C . 瘟疫与道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D . 道教与瘟疫是同生同灭的关系
  • 1. (2023高二下·哈密期中) 南朝齐所建慈善机构“六疾馆”,有学者认为当时可用以隔离患病之人。南宋真德秀任职泉州时,鉴于“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这说明中国古代(   )
    A . 最早设置专门机构来隔离病人 B . 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的意识 C . 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疫病经验 D . 疫情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
  • 1. (2024高二上·期末) 下表为我国历代王朝疫病爆发情况。据此分析, 古代疫病频率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 )

    表 2

    朝代

    统治时间

    有疫情的年份

    爆发频率(次/年)

    东汉

    195

    20

    0.103

    三国至南北朝

    368

    40

    0.109

    明朝

    275

    118

    0.429

    清朝

    267

    134

    0.502

    A . 自然物候异常 B . 政府防疫能力有限 C . 朝代更迭动荡 D . 人口的增加与流动
  • 1. (2023高二上·宁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将中医带至更远的中亚乃至欧洲大陆,但还只是零星的,松散的,规模不大,不成体系,但一部分药材作为重要商品也非常受欢迎。 当阿拉伯人经由海路来到这个东方的富庶之国,大量的药材也随着浩浩荡荡的商队漂洋过海,先是被运往阿拉伯,随后转销欧洲和北非,中医也同这些药材一起,被介绍到商队途经的各地。在这些地方,中医知识为当地医学吸收、借鉴,为当地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直至17世纪,西方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开始大量、系统地翻译中医典籍,中医在欧洲引起了普遍关注。 —于智华《中医》

    材料二 与宋元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相对积极的政策相比,人口更多、瘟疫更为频繁的明清时期变得日渐消极了。瘟疫的救疗在技术上要比饥寒的赈济复杂得多,在当时的社会医疗条件下,官方实际上难以全面担负起复杂的疫病防治责任。与之相反,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特别是其中的乡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病救疗活动,对维护瘟疫中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江南平均每年有2.44县次发生瘟疫,但在《清实录》中却鲜有反映。 疫情无法“上达天听”,匿灾不报、粉饰太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材料三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乎在同时被应用到医学领域,可视化诊断方式开始进入到医生们的视野。

    1916年《博医会报》(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在华创办)上,马士敦医生以“中国缠足之恶”为题,对中国的缠脚风俗进行了报道,并利用X线技术对缠足产生的危害作了说明。

    《科学画报》1933年在上海创刊,蔡元培、竺可桢、吴有训、茅以升等都曾是该杂志的撰稿人。经统计,1933年至1949年,《科学画报》中有关X射线知识的文章就有数十篇。

    1937年,柯达公司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投放了X光机系列广告。其中一则广告写道:“在病家未得放射线照相检验之利益前,殊少拒加手术或治疗者。盖经放射线摄影后,其精确之结果,即可消除一切疑虑,而病状实情得以格外明了也。”近代以来,中医逐渐边缘化。 民国时期陆续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对待中医中药的态度,如“废除中医中药”“废医存药”“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摘编自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医和中药材传播到欧洲的几种途径。
    2. (2)  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日渐消极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医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