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南昌模拟) 以下内容是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找到的一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论证的学习主题是:1978年,中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据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其中邓小平出访4次,访问了7个国家。题干最合适的主题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 “全方位外交的实现” C .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D . “改革开放的侦察兵”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如下图是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这一文章的发表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因为该文章的发表(   )

    A . 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 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C .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D . 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之后就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是发展不起来的。

    ——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果断而正确的。”

    材料三  沿海沿江城市开放得差不多之后,对外开放进入“深水区”。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将面向中亚、西亚的广阔市场,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内陆新的国际化都市。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时期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说出深圳在成为经济特区前后的城市面貌分别是怎样的?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指出它在对外开放中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 B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曾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这段话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的(   )
    A . 背景 B . 性质 C . 进程 D . 作用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 阶级斗争为纲 B .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 实现共同富裕 D .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

    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行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 (1)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事件。
    2. (2)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 (2024八下·东坡期中) 如图是国务院批转的一份文件通知,其主题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 高校应当向广大工农开门 B . 加强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C . 恢复长期中断的高考制度 D . 坚持“三个面向”教育方针
  • 1. (2024八下·东坡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下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二  1951年国家着手编制"一五计划",中央成立领导小组主持"一五"计划编制工作。1952年赴苏联征求意见、商谈苏援方案,得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

    ——摘自新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1980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第一次正式使用"开放"一词,并将它与对外经济政策相联系……中国开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主动的对外开放……

    ——沈迅《浅论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的渐进发展及其意义》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苏两国在工业化建设上有何共同点?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中国开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主动的对外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 1. (2024八下·娄底期中) 某网站征集“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所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其中,1978年的解说词应是(   )
    A .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C . 加入世贸,融入全球 D . 建成小康,圆梦中华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