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高三上·湖北月考) 【建筑与文化】

    材料一:“故宫”一是指故宫建筑群,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及处理国家政务的场所;二是指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博物院和世界顶级的博物馆,收藏有180余万件(套)珍贵文物,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关于紫禁城的修建,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朱诚如教授有高度的概括,他认为紫禁城肇建于明朝“永乐之治”定格于清朝“康乾盛世”。故宫建筑群城墙以内的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殿宇、宫室近1万间,现存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三次改名,在中轴线上的位置、内部结构布局,楹联和内部陈设等,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和文化观念的充分体现。

    ——摘编自阎崇年《故宫六百年》

    材料二:1912年,溥仪退位。将故宫改建为博物院的计划,很快提上了民国政府的议程。两年后,“古物陈列所”正式成立,紫禁城初次向公众开放,成为一时盛事。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作为明清皇宫的紫禁城正式向普通百姓开放。

    北京故宫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在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之后第一批被列入这一名录的珍贵遗产。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充分挖掘包括故宫历史、故宫建筑和故宫文物在内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在加强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和举办各类专题展览的同时,策划了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和线上直播等,深受好评。故宫文创产品不仅体现出了历史性和知识性,还以其趣味性和实用性走进千家万户。

    ——摘编自彭勇《故宫: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故宫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 1. (2022高三上·涵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卢浮宫的历史始于 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查理五世将其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进行公共教育的场所。

    1792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皇宫。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 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
  • 1. (2022高二下·云浮期末) 1964年颁发的《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将百年来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工作及其科学化历程中所形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原则以国际性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可见,该宪章是(    )
    A .   文物建筑的修复性宪章 B . 古迹保护的国际性宪章 C . 第一个古迹保护的法律 D . 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
  • 1. (2023高三上·南通开学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苏州的古典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据此可知,苏州园林属于(    )
    A . 文化遗产 B . 自然遗产 C . 双重遗产 D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1. (2022高二下·抚顺月考) 下表所示内容最能说明(    )

    1

    1959年,埃及政府为发展经济,决定在尼罗河的中上游建立"阿斯旺大坝”,这可能会淹没尼罗河河谷的阿布辛贝神殿等重要的文化遗迹

    2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展开保护行动,得到50多个国家的参与和支持,阿布辛贝神殿等古迹得以迁址重建

    A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B . 国际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 C .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势 D . 以标准方式管理文化遗产的体制亟待加强
  • 1. (2022高二下·广州月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增加了线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遗产三种遗产项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我国有多项遗产列入下表,这一做法(  )

    遗产种类

    中国入选的典型代表

    线性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记忆遗产

    清代科举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

    A . 体现了中国文化领先世界 B . 维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C . 提升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D . 展现了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性
  • 1. (2022高二下·梅州月考) “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治理其他领域资源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材料意在强调( )
    A .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B .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C . 各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 D .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有全球化思维
  • 1. (2022·潮州二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元宵节,近600岁的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亮灯活动,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在古城墙上闪耀展示,跨越历史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明清

    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最高统治核心代名词。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把紫禁城作为联军司令部。

    1911年

    辛亥革命后,逊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直到1924年被逐出。

    1925年

    故宫博物院成立并对外开放。但当时对故宫的保护修缮规模有限,大量古建筑保存状况堪忧。

    1933年

    日寇攻陷山海关后,大量宝贵文物在万千文物工作者的保护下,踏上南迁道路,历经险阻,虽个别被毁,但最终在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得到保护。

    1949年

    部分文物辗转藏于1965年落成的台北故宫,其余回归北京故宫。

    1961年

    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大规模修整。

    1988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

    外国元首参观故宫一律须步行。

    现今

    故宫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每年吸引万千中外游客参观游览,其文创产业欣欣向荣,并建成全世界最强大的博物馆数字平台,开始走向5G。

    请你以“遇见历史的故宫”为主题,选取以上材料,自取角度阐述你对中国历史变迁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 1. (2022·浙江模拟) 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艺术的结晶。建筑大师梁思成认为,中国古建筑中“一面墙倾倒了六个时代”,从唐宋延伸到清代。梁思成所赞叹的这面墙(    )
    A . 堪称世界建筑工程的奇迹 B . 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C . 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D . 体现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
  • 1. (2022·昌平模拟) 文物与博物馆

    材料一   乾隆帝十分重视文化事业,毕生致力于文物的收藏。他对各类艺术的酷爱,推动了当时工艺的发展,有些工艺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奇制品层出不穷。遗留至今的很多精美绝伦的工艺品,都是当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造办处的档案保存至今,记载了许多工艺美术品的作者、制作过程等。乾隆帝本人艺术修养甚高,阅赏钤印是他的喜好,故宫珍藏的很多传世书画精品都钤有乾隆的玺印。乾隆帝还吩咐对宫中藏品进行了整理、登记,例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就是两部大型书画著录;《西清三编》,收录了清宫所藏的数千件古代铜器;《四库全书》则共收书3503种79337卷。

    ——摘编自郑欣森《乾隆皇帝的收藏与鉴赏》

    材料二   故宫博物院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925年

    故宫博物院成立,正式向民众开放

    1933年

    故宫博物院开始文物南迁,共13427箱又64包。其中包括《四库全书》等文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拨付故宫博物院大量经费,用于宫殿、文物等的修缮和维护,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1987年

    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8年

    故宫博物院启动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2002年

    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工程持续到2020年

    2007年

    故宫博物院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7年

    故宫博物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

    2019年

    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共同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科技应用与学术创新,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化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

    2021年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推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实施“英才计划”,进行学术研究和后备人才培养

    2022年

    故宫博物院近5年来举办教育活动、公众讲座、展览共7200余场次,引进展览、赴境外办展36项,在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排名居领先地位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乾隆帝收藏文物所带来的影响。
    2. (2) 阅读材料二,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对上述表格中的信息进行解读。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