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月考)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789年爆发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充满了革命势力与反动势力、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反复较量,交织着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这一历程(   )
    A . 反映了法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曲折 B . 说明法国对不同制度进行对比试验 C . 表明法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缓慢 D . 体现了法国革命是最为彻底的革命
  • 1. (2024高一下·重庆市月考) 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下列属于它们共同点的是(   )
    A . 政府首脑都经由选举产生 B . 国家元首都统而不治 C . 都有代表民意的立法机构 D . 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1. (2024高一下·重庆市月考)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①英国的政治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②美国是总统制联邦共和国

    ③法国的共和政体正式确立于大革命期间④代议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结果,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15 世纪英国封建主义经历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1066——1166年为第一阶段,因诺曼征服带来的军事、法律属性占据主导,经济特征被遮蔽,但仍然表现出潜在力量。1166——1350 年为第二阶段,经济特征因盾牌钱和《买地法令》等因素出现而逐渐凸显。1350—1500 年为第三阶段,货币支付和扈从契约的出现,表明经济特征已占据主导,这是封建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从经济视角来看,这是封建主义经济特征从被遮蔽走向外显和加强的历程,此为11——15世纪英国封建主义演变的内在经济逻辑。

    ——摘编自黄春高《11——15世纪英国封建主义演变的经济逻辑》

    材料二

    19 世纪上半叶,巴黎兴起一种全新的社交形式——俱乐部,它与沙龙的最大不同在于成员之间相互平等。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在人数与消费能力方面逐渐占据主流。随着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中产阶层越来越愿意把时间与金钱花费在悠闲娱乐生活之上。人们活动范围日渐扩大,旅游业慢慢成为中产阶层可以企及的新活动,从此开启了法国人对度假的痴迷。从沙龙到露天舞会,悠闲生活方式转变的背后,是法国社会已经完成了从旧制度向现代社会的真正更迭。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视角分析英国封建主义经济特征从被遮蔽走向外显和加强的历程。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世纪法国社交形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 (1) 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 1. (2024高一下·深圳月考) 1879年1月,共和派格列维当选法国总统后自动放弃了解散议会的权力,其权限仅仅在于依照议会意愿任命总理并向内阁提出“建议”。此后,政府不再对总统负责,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后世称这一规定为“格列维宪法”。这表明当时法国( )
    A . 议会专制制度成熟化 B . 总统退出历史舞台 C . 政体日趋走向民主化 D . 责任内阁制被废除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在学习“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时,有同学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进行了以下整理。表中“典型国家”栏中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模式

    特点

    典型国家

    模式1

    渐进改革,政局相对比较稳定

    模式2

    暴力革命,政体演变循环反复

    模式3

    专制独裁,专制主义借尸还魂

    A . 美国、德国、英国 B . 日本、英国、法国 C . 法国、美国、日本 D . 英国、法国、德国
  • 1. (2024高三下·高州月考) 大革命前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崇英派,1789年,随着三级会议向国民议会的转变,崇英派进入制度设计层面。随后美国新榜样对法国造成巨大的冲击,崇英派在政治上迅速受挫。这反映出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是( )
    A . 发展曲折,不断探索 B . 王朝战争,君实宪虚 C . 追求稳定,和平斗争 D . 君主复辟,政权更迭
  • 1. (2024高二下·青岛期中) 法国1875年宪法一方面肯定了共和政体,把“共和国”一词写入宪法,另一方面又赋予总统过大的权力,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并有75名终身议员。它没有规定司法制度,对公民的权利更是只字不提。据此可知,该宪法(  )
    A .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B . 使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 . 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 D . 加剧了各派别之间的矛盾
  • 1. (2024高二下·府谷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的协商民主是对代议制民主的修补,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应然”而不是“实然”,是一种政治理想而不是一种解释性的框架,它侧重于民主“庄当如何”但并不是“尖际怎样”的问题。公共理性是协商民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但事实上往往只有与宏观政策相联系并在远离个人利益和直接利益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不约而同的“共谋”而起作用。在微观层次,公共理性受到直接利益和现实利益的纠葛往往容易丧失公共的意蕴而处于一种碎片化和无序化状态。西方协商民主的制度形式普遍存在于实行多党制或者两党制的国家中,它是协调政党与政党之间以及政党内部利益与矛盾的重要方式。多元一致是协商民主的最大理想、愿望和目标,然而多元化利益与多元化主体存在诸多“可通约性”,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可通约性”,“异质性”的分歧有可能通过协商达成妥协和一致,或者是暂时的“悬而未决”,也可能根本就不能达成一致。

    ——摘编自许忠明《西方协商民主的背景、演变与缺陷》

    材料二

    中国的协商民主,经历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以及《新民主主义论》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设计,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建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权机关、党派团体和基层治理中各种协商民主的实行。参与协商的主体囊括了来自各社会阶层、各类政治主体的力量。有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社会团体等在人民政协的协商;有重要决策之前执政党与政协、人大等方面的协商;有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协商实践,中国的协商民主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同时,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和程序设计,将协商民主以法律、规章和制度等形式确立下来,并在实践中得到稳定持续实施的民主形式。

    ——摘编自陈家刚《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比较的视野》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协商民主的缺陷。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突出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方协商民主的认识。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