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毕节模拟)  西周时期,世官制盛行,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军功制和养士制渐成社会主流。这一变化( )
    A . 与诸侯战争的频繁关联较大 B . 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 C . 说明选贤任能获各阶层认可 D . 促进了士族阶层的崛起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西周时期,女性地位较低;春秋中期,文献中开始经常出现女性贵族参与社会活动的记述;战国晚期,以男性贵族为中心的君权、王权逐渐确立。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恢复 B . 母系氏族社会影响深远 C . 先秦社会的崩溃与重塑 D . 春秋时期女性地位很高
  • 1. (2024高三下·雅安模拟)  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赐命礼等伦理定位与价值操演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精神信仰,进而凝聚成“一心辐揍”的价值思维,将王室与诸侯持为一个政治实体,建构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的政治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 .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B . 国家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增强 C . 贵族统治秩序开始确立 D . 原始民主制遗存依然发挥作用
  • 1. (2024高二下·江油开学考)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西周文物豆闭簋铭文,记载了周穆王册命豆闭为俞国司马的事迹。这段铭文可以说明周天子(   )
    A .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干预诸侯内政 C . 打破了宗法制度 D . 废除了分封制
  • 1. (2024高一下·简阳月考) 关于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 B . 都存在分裂割据隐患 C . 都属于中古时期的文明成就 D . 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山东省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寻到( )
    A . 商朝甲骨文记载 B . 西周分封制 C . 春秋战国诸侯国 D . 秦朝郡县制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在符合这些要素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 )
    A .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B . 用森严的礼乐制度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C . 血缘关系是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 D . 小农经济是封君统治的主要经济基础
  • 1. (2024高二下·什邡月考)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
    A . 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 . 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 . 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 . 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 1. (2024高二下·什邡月考)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
    A . 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 . 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 . 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 . 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 1. (2024高二下·阆中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统治者与社会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权力的施行不但受限于道德,依据血缘关系来参政的传统也对王室权威有实际限制,国君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国际体系”包括了封建等级制度的解体、频繁战争、整体的无政府状态、均势的形成、中央官僚制度的发展等。查尔斯·蒂利认为,战争的压力迫使统治者征用物资,因而不得不与国内资源持有者进行“谈判”,这些“谈判”带来各种权利。如果我们照此理解,那么春秋战国时期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也曾为了鼓动民众参战和为国牺牲而做出三个重大的让步:一是言论自由,二是允许通过上诉来修正司法不公,三是给予在土地授予和福利方面的经济权利。

    ——摘编自许田波《战争、国家形成与公民权: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比较》

    材料二  在奥尔森看来,国家、政府或统治者努力保障个人权利并避免过度掠夺,均源于所谓“共容利益”,目的是保证自身收入的长期最大化。16世纪末的英国,众多贵族和绅士经受不住外贸的利润诱惑而加入各种股份公司。1603年的伦敦,大小事务都受约200名大商人的控制。政治上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产状况,代表商人集团的新贵们在议会中的席位明显增加,新兴阶级不仅影响、甚至控制了政府及议会。因为战争而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王室与商人之间彼此依赖:握有灵活动产的商业家族比起旧土地贵族更能缓解君主的燃眉之急,政府则对商人集团予以特许权的“回报”。新兴集团同国家命运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在国内,他们要求国家保护,并给予他们经济特权;在国外,他们需要国家作为扩张和掠夺的庇护伞。“共容利益”不断扩大,催发了西欧的制度变迁。

    ——摘编自张宇燕、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与春秋战国时的社会群体能拥有一定权利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欧社会形成“共容利益”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历史上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间的博弈对我们的启示。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