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 在 1493年第二次航行到美洲时,将甘蔗带到希斯潘纽拉。……由于生产蔗糖需要密集的劳力……拓殖者试图奴役当地人,但失败了,主要原因是后者对旧世界的疾病不具免疫力,纷纷 高死于感染,拓殖者开始直接从非洲进口奴隶,于是开启了大西洋的奴隶交易。

    ——摘编自(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1840-1919年)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 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

    ——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保持外交政策稳定和连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实践创新方面,中国努力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拓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中国打造的伙伴关系,从目的上来讲,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具有对立性,倡导的是要对话而不是对抗,所以,伙伴关系更具和平性。建立伙伴关系,需要伙伴国之间尊重彼此之间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找寻彼此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所以既有平等性,也兼具包容性。

    ——摘编自张启群《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玉米成为“上帝的赐福”的原因,并运用唯物史观论述为什么西行的甘蔗是个“诅咒”。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原因,并概括19世纪90年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表现。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如何“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并概括“中国打造的伙伴关系”的特点。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期间非常重视浙商发展,形象地提出“地瓜经济”的比喻——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根茎还是在这块土壤上,藤蔓是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下列举措符合“地瓜经济”思路的是(    )
    A . 开辟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B .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C . 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D . 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1. (2024高一下·江门月考) 21世纪初,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本着构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海陆交相呼应的新蓝图,开辟了沿线各国政策沟通、道路畅通、贸易联通、民心相通的新途径,并开启了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新合作模式。这些举措旨在( )
    A . 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B .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 . 构建新型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D . 贯彻落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 (2024高二下·邢台月考) 匈塞铁路是一条连接匈牙利共和国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的高速铁路,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塞尔维亚境内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于2022年3月19日率先开通运营,从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仅需30分钟,塞尔维亚从此跨入高铁国家行列。由此可见,中国( )
    A . 与中东欧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B . 助推世界交通运输业发展 C . 对外援助模式出现了新变化 D . “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突破
  • 1. (2024高三下·丰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后,西域文明就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国际通道源源传入中原。在短短几十年中,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不仅有芝麻,胡麻、无花果、安石榴、绿豆、黄瓜、大葱、胡萝卜、大蒜、番红花、胡荽、酒林藤、玻璃,海西布(呢绒)、宝石、药剂和罗马胶等物产,而且还有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以及后来传入的佛教等产生于异域的文化。中国文明的传播更加遥远,政府的使者曾达到安息(伊朗)、犁轩(古罗马国)、身毒、奄蔡(今里海东北)、条支(今波斯湾西北),穷临波斯湾。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影响则远远超过这个范围。许多来自异域的艺术形式不约而同地传入中国,融进中华文化之中。

    ——摘编自张小峰《两汉时期中西文化交融的盛况》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十三行通商体制结束,五口通商,买办兴起,外国商人在广州投资开设洋商行,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广州的外贸。在这一时期,广州外贸出入口商品品种不再受禁令限制,广州港进口商品分为洋货进口和国内其他口岸进口的商品,进口商品有鸦片、洋布、洋棉等机器生产品,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原料和手工业产品。近代以来,广州贸易额仍在缓慢增长,但已经被上海反超,其占全国贸易额比重逐年减少。

    ——摘编自李庆新《广州“交易会”及其制度改革》等

    材料三2008年以来,全球化遇到重大挑战,许多国家主张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013年中国开始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为推动世界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目前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全新合作模式。

    ——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汉武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出现盛况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广州对外贸易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条件,并简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国际意义。
  • 1. (2023高一下·九江期末) 冲突与合作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双重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第安人在病床上死于欧亚大陆的病菌的,要比在战场上死于欧洲人的枪炮和刀剑下的多得多。这些病菌杀死了大多数印第安人和他们的领袖,消了幸存者的士气,从而削弱了对欧洲人的抵抗。

    ——摘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自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印第安人”名称由来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欧亚大陆的病菌被带到美洲大陆的后果。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前景。
  • 1. (2023高一上·益阳期末)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从2013年-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 亿美元。这一倡议(   )
    A . 是中国制定的对外经济援助计划 B . 拥有固定的合作区域与合作领域 C . 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D . 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 1. (2024高一下·开远开学考) 时代热词反映了所属时代特有的主题。2012一2021年中国各大报刊最有可能出现的热词是(   )
    A . “另起炉灶”“一化三改”土地改革 B . “八字方针”三线建设“铁人”王进喜 C .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九二共识” D . 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进入21世纪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并助力世界经济复苏成为历史摆在中国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恰逢其时。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材料体现出我国( )
    A . 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贡献中国方案 B .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C . 历史悠久的丝路文化和丝路精神 D . 重视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关系
  • 1. (2024·)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这体现出当代中国( )
    A . 自觉肩负大国使命与担当 B . 深化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C . 致力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 D . 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