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1949年11月25日,新生政权仅用半个月时间就结束了新一轮的全国大规模的物价飞涨局面。上海一位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事后说:“六月银元风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这说明新生政权( )
    A . 运用经济规律调节市场 B . 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 C . 确立计划体制应对危机 D . 实现了国家财经统一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月考) 1948年日本民间组织松山芭蕾舞团创建,它以“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等为艺术宗旨。1955年,松山芭蕾舞团第一次创造性地将中国白毛女的故事搬上芭蕾舞台,并在1958年首次来华公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这( )
    A . 不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B . 说明“一边倒”政策已被放弃 C . 助推了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D . 有助于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月考)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为了论证以法治取代礼治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对于法的概念等进行了探讨。慎子说:“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韩非也认为只有“去私曲,就公法”,才可以“民安而国治”。

    ——摘编自张晋藩《法尚公平:中国古代的法治追求》

    材料二 自秦以来,中国二千年的法律是“为上而立”的,是专制帝王用来“驱迫束缚其臣民”,使臣民“恐怖慑服”的“防奸”手段。他强调政府应该为民立法,这样才合乎“天理人情”,才是“治国之法”……“法之既立,虽天子不可以不循也”。

    ——摘编自严复《法意》(1909年)

    材料三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法治思想出现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严复的法治思想。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意义。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1950年3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规定:允许地主继续经营原有土地,地主在减租后向农民收租是合法的,允许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劳动,同时就奖励精耕细作、保护耕者收获权利、发放贷款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由此可见,人民政府( )
    A . 努力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困难 B . 团结地主阶级投身于工业建设 C . 把农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D . 致力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束缚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上是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数量变化柱形图,从图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自拟论题,结合国内外形势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阶段,论述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表清晰)

  • 1. (2024·高州模拟) 1951年,苏北姜堰小学学生写信倡议全国小朋友节约糖果费;农业劳动模范王洛合自愿捐献小米5000斤;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汉口举行两场义演,将得款1亿元(旧币)全部捐献,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这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    )
    A . 捍卫了朝鲜领土主权的完整 B . 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C .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 D . 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
  • 1. (2024高三下·毕节模拟)  20世纪60年代起,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带领下,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此水利工程的兴修( )
    A . 落实了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 B . 贯彻了八字方针的工作要求 C . 得益于基层政府的组织能力 D . 彰显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如图是李可染创作的套色木版年画《新得的黄牛》,上有题诗为:“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铧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再不愁。”这反映了画家( )

    A . 受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影响 B . 对农村土地改革的支持 C . 对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赞颂 D . 对农业机械化缺乏认识
  • 1. (2024高三下·娄底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我国的化肥生产能力仅6000吨,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农业种植需求。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化肥生产技术,只相当于美国四十年代的水平。1972年,中国化肥更是有55%依赖进口。化肥紧缺,关系到千千万万群众的口粮,因此新中国把化肥列为战略资源,举全国之力提高生产,并不遗余力用极其宝贵的外汇进口。在1973年,国家计委就向国务院建议,在3至5年内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也被称为是“四三方案”,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装置。这些装置引领了中国化肥特别是氮肥行业与世界接轨,步入大型化、低能耗的发展道路。这是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到了1978年的时候,我国的年产尿素可以达到159万吨,可增产稻谷近6500万到8000万吨,也就是1300亿到1600亿斤,而1978年的国内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095亿斤。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中国引进13套化肥生产设备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3套化肥生产设备引进的重大意义。
  • 1. (2024·长沙) 表3 1949-2019年中国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

    时间

    治理目标

    治理主体

    治理策略

    治理结构

    1949~1957年

    社会秩序

    政治、行政与社会

    动员式

    分散多元

    1958~1978年

    社会汲取

    政治与社会

    单位制

    政治一元

    1979~1999年   

    社会反哺   

    行政与社会

    项目制

    政社二元

    2000~2019年

    社会发展

    政治、市场、行政与社会   

    绩效制

    一核多元   

    其中1949-1957年基层治理的突出特征是(   )

    A . 社会改造 B . 社会治理 C . 社会重构 D . 社会培育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