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到边疆去”“到西北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流行的口号。《良友画报》开辟专栏反映西北地区风土民情,报道了对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考察印象。此现象( )
    A . 推动了国民政府的工业建设 B . 体现了国家对边疆的重视 C . 体现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 (2024高三下·安化模拟) 民国知识分子的“未来中国梦”

    材料一  先生:

    在这昏黑的年头儿,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沉沦在苦海之中。……但是我们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我们绝不作如是想。固然,我们对现局不愉快,我们却还有将来。……因此我们特发起,在一九三三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一回好梦。对于理想的中国,理想的个人生活,各人应该有各人不同的梦。……

    (问题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问题二)先生个人的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东方杂志社启

    材料二  《东方杂志》共收到142份稿件,百分之七十五的作者为文化精英。下表摘录了部分作者关于“未来中国”的梦想。

    人物

    梦想

    李宗武(北京大学 教授)

    我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 ……我希望商人们放出点天良, 多推销些国货,且不要硬指外国货为国货。

    徐伯璞(山东正谊 中学教员)

    中国内部既团结一致,再联合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及各国被压迫的阶级, …… 宣传中国的王道,发扬中国的文化。

    金仲华(杂志编辑)

    农村与都市的建设将并驰前进,或许前者的发展要超过后者,但决不是在后 者摧残之下的。 ……铁道将成为中国的动脉管,河流为静脉管,而密网的汽 车道则为遍布全身的微血管。

    宋云彬(作家)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据裴植《民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梦——以<东方杂志>1933年“新年的梦想”专辑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知识分子的“未来中国梦”进行评析。要: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2024高二下·什邡月考) 上海租界人口于1862年、1937年出现了两次突发性增长高潮,其中1860—1862年,上海租界人口由1860年的30万增加到1862年的50万。1937年9月中旬,租界人口从之前的170万陡增到300万。上海租界这两次人口剧增的共同原因是( )
    A . 国内外贸重心的转移 B . 欧美列强在华特权扩大 C . 战争引发的人口迁移 D . 江浙自然经济快速解体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华北自治运动”激起了华北学生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以下口号符合该运动特征的是( )
    A .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D . “反饥饿、反内战、停止迫害”
  • 1. (2024高三下·镇江开学考) 1936年2月,中国共产党将东北各方抗日武装力量统一改编,命名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在辽宁、吉林、黑龙江进行大规模的游击战。日本不断向东北增兵,至1938年上半年,在东北的兵力达到8个师团。这说明东北抗日联军( )
    A . 牵制日军以支持全国抗战 B . 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 C . 体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成果 D . 坚持正面战场持久抗战
  • 1. (2023高一上·涟源期末) 1935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地区。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数千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12月底,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工人农民中宣传抗日救亡。这场学生的爱国运动( )
    A . 成为扭转抗战时局的关键 B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 . 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路线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兄弟们团结起来,组织全国统一的抗日联军。这一号召(   )
    A .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顺应了民族革命的需要 C . 初步形成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 D . 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 1. (2024高一下·朝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月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月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在不同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中国各利益集团争权夺利,造成了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

    ——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下表所示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教育界编写的部分民族英雄读物。这些书籍的出版发行( )

    时间

    民族英雄读物

    编著单位

    主要内容

    1933年

    《中华民族英雄故事集》

    江苏省教育厅

    对江苏历史上抗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传述和介绍

    1938年

    《非常时期民众丛书》

    国民政府教育部民众读物编审委员会

    韩世忠、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

    1939年

    《战时民众知识小丛书》

    国民政府教育部陕西服务团战区中小学教师教材编辑组

    民族英雄的故事

    A . 发挥了动员激励民众的作用 B . 奠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 C . 得益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 旨在抨击沦陷区的亲日傀儡政权
  • 1. (2023高一上·贵阳期末)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收集了以下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 . 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 B . 工人运动的发展 C . 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 D . 国共合作的形成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