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盐田月考) 1930年代,台湾地区稻米产量大幅增产,但当时人均稻米消费量却比1910年代减少了23.1%。粮食不足部分,当地居民主要以番薯代替。这一状况说明,当时台湾地区( )
    A . 大力支持全民族抗战 B . 受限于工业化进程缓慢 C . 受制于特殊的政治状况 D . 遭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 1. (2024高一下·江门月考) 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制定工业发展计划,提出把两湖和江西作为工业建设的重心,并开始建厂生产钢铁、重型机器等。后来,政府又将工业建设重心逐步转移到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国民政府实施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应对严峻的抗战压力 B . 封锁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实现“速胜论”目标 D . 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青岛期中) 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 B . 关税收入在逐年增加 C . 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 D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 (2023高二下·钦州期末) 1938年8月7日,原位于上海的中央银行总行在渝重新挂牌办公。而国有四大行的余下三家一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则先后将总部或部分管理机构移驻重庆。这可用于说明当时国内( )
    A . 正面战场会战宣告失败 B . 国共合作持久抗战 C . 官僚资本乘机占领市场 D . 经济布局发生变化
  • 1. (2023高二下·南宁期末) 1929年2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行进口新税则,将以前统一的值百抽五税率改为差等税率,即凡进口货物均分为7类,按类别分别抽7.5%~27.5%的关税。同时,改变陆关关税比海关关税少纳1/3的做法,使之一致。南京国民政府此举意在( )
    A . 统一关税征收标准 B . 实现关税自主权 C .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 . 保护民族工商业
  • 1. (2023高二上·天津市期末) 1928年,德、挪、比等国与国民政府缔结“新关税条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将协定税则改为国定税则,将从前值百抽五税率改为差等税率,最高达值百抽27.5。这些规定(   )
    A . 反映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实现 B .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 D . 使关税开始成为主要财政来源
  • 1. (2024高二下·济宁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一日”

    陈子展从沪江大学授课回家,午睡醒后读报,有感时局作《长城谣》一首。一个巡捕一觉醒来,离上班应卯只差15分钟,来不及梳洗,赶紧离开亭子间,皮鞋在后门口与红漆马桶发生冲突。

    苏州河畔,一个圈子里传出一位卖艺人老练流利的急白:“嗳,来格哉,来是一个大老板,䑢空奖券中头彩;坐汽车,吃大菜,洋行星厢做买办,政府里厢做大官。”黄包车夫用不纯熟的英语向外国水兵拉生意;卖晚报的小孩喊着:“Evening Times!”

    某校礼堂,训导主任训话:“为准备会考,电灯现在每天迟一小时关,可以多看些书”。

    午后两点,包天笑在参观他儿子创办的新生化学工艺厂——第一家生产国货医用橡皮囊的工厂。华商纱厂工人方根宝一天工作16小时,到了睡觉时耳朵里还响着轰轰的机器声。

    ——摘编自施康强《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一日,上海》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一日”中上海的众生相并作出合理解读。

  • 1. (2023高二上·台州期末)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1928年国民政府陆续和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11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之后我国海关平均税率不断提高,从1928年的4.3%上升到1931年的16.1%,1934年则变为34.3%。这些变化( )
    A . 实现了对外贸易的顺差 B . 标志着完全收回关税自主权 C .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提高了法币的地位和影响力
  • 1. (2024高一下·湖南开学考)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货运动,要求各地举办国货运动周、召开国货运动大会,并规定了“提倡国货十要义”。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货运动风行一时。上海作为经济大埠,提倡国货运动轰轰烈烈,民众踊跃参加,社会各界人士和大众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 商业发展的环境较为宽松 B . 政府实施开放的经济政策 C . 社会秩序逐渐得到了恢复 D . 民众爱国觉悟得到了提高
  • 1. (2024高二下·南宁月考) 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将法币与汪伪政权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他从昆明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2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这说明(    )
    A . 沦陷区国民财富迅速缩水 B . 政府抑制全国法币发行 C . 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 D . 官僚资本遭受沉重打击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