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迁移民往“桂林、象郡、南海”,“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这些移民活动意在( )
    A . 向全国推广郡县制 B . 改善边疆的民族关系 C . 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D . 扩大国家赋税的来源
  • 1. (2024高三下·雅安模拟)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统一六国之后,政府所属的“祠官”对全国山川的官方祭祀进行了统一安排,关东地区列入官方祭祀的对象有山五川二,关西地区则是山七川四。秦朝这安排( )
    A . 强化了秦人的统治地位 B . 体现了儒学影响力扩大 C . 改变了祭祀的社会功能 D . 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差异
  • 1. (2024高一下·合江期中)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从政治、军事、经济起到地缘互补的巨大优势效应。关于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的重要特点正确的有( )

    ①郡县体制 ②国家统一 ③“要在中央” ④因俗而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24高二下·深圳期中) 表1为秦国历史上的部分君主情况表。这反映了秦的统一( )

    称号

    在位时间

    重大事件

    秦襄公

    前777年—前766年

    率兵救周有功,被赐封,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灭掉西方戎族12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

    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秦王嬴政

    前247年—前221年

    灭六国,一统天下

    表1

    A . 受益于法家思想的指导 B . 缘于数代秦王励精图治 C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 .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月考) 下表为秦朝道路的种类及用途。这些道路的修建( )

    种类

    用途

    驰道

    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方向交通干线

    直道

    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

    新道

    通向岭南的道路

    五尺道

    在西南山区修筑的道路

    A . 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 维护了秦朝的长期统一 C . 保证了秦代经济的高度发展 D . 有利于消除地区间差异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秦朝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这些举措旨在( )
    A . 便利全国各地的流通 B . 适应广阔疆域的统治需求 C . 促进交通工具的进步 D . 缓和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
  • 1. (2024高一下·简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西方谚语家喻户晓。罗马在大规模的军事扩张过程中,军队到达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罗马帝国建立以前,罗马的道路绝大部分是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它保证了罗马军团的行军、命令的迅速传达以及粮草供应。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其境内的道路网可以到达统治的所有地区。罗马从共和国末年到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没有道路系统的保障是不可想象的。为了运输方便,道路一般采用直线铺设,道路的宽窄有严格规定,道路坚固耐用。每条道路上的设施完善,罗马统治者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一一驿站,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立一个里程碑,碑文记载着道路名称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摘编自王允《浅析罗马道路建设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秦王朝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驰道是秦朝道路网的主干。它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联通起来。“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另有一条专为抵御北方匈奴的“直道”,是由名将蒙恬指挥修筑的,全长1400余里。此外,在南方还修了到两广和西南的“新道”。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秦朝驰道修筑得非常坚固,路平道宽,沿路驿站、馆舍和军事设施遍布。秦朝实现了车同轨,全国车辆使用同一宽度的轨距,就意味着车上的主要零部件都有统一标准,更换迅速方便,它适应了秦朝全国土木工程和战争等方面长途运输的需要。

    ——摘编自《秦朝驿站的建立》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道路与秦朝道路的共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道路与秦朝道路修建的共同作用。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历史上修筑国家道路所应具备的条件。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评价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书》

    A . 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 B . 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 C . 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D . 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
  • 1. (2024高一下·潮阳月考) 秦灭楚的战争中,秦军出动兵力达60万,每天士卒口粮就多达 66667 石,以车载 25 石计,每天需要 2667辆运车转送。这主要反映出( )
    A . 当时战争就地取材 B . 秦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C . 秦军作战迅速高效 D . 秦国得到其他诸侯国支持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有时遭到挫折,有时发展相对顺利,不免呈现波浪式前进的轨迹,其中有过高潮,也有过低潮,而高潮时期一般地说,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鼎盛”。

    ——摘编自胡如雷《论隋唐五代在历史上的地位》

    选择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某一个鼎盛时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时期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要求:写出具体时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