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丰城开学考) 汉字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
    A . 东汉 B . C . 魏晋南北朝
  • 1. (2024·娄底模拟) 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时期因战乱而举族避难的现实;唐长孺则认为迁入山林的百姓主要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历史学家对魏晋百姓举族避难的影响有争议 B . 魏晋政府对南迁民众征派的赋役超过当地人 C . 《桃花源记》是文学作品没有历史研究价值 D . 《桃花源记》蕴含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的信息
  • 1. (2024·龙湖模拟)  北魏中期,云冈石窟原来衣装袒露的佛像开始穿上南朝士大夫的“褒衣博带”装,即宽袍大袖宽带。到后来,佛像变得特别消瘦,呈现汉风的“秀骨清相”。这一变化反映当时石窟艺术( )
    A . 吸收佛教文化 B . 体现市民需求 C . 消除胡汉隔阂 D . 交融民族特色
  • 1. (2024·龙岗模拟) 有学者认为,汉末是中国古代书法美学的萌芽发端期,纸的大量供应,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意境达到新的高度。支撑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张仲景的实践 B . 祖冲之的成果 C . 王羲之的成就 D . 顾恺之的创作
  • 1. (2024·昆明模拟)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面图片中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
    A . 殷墟 B . 龙门石窟 C . 洛阳“白马寺” D . 云冈石窟
  • 1. (2024·乌鲁木齐模拟)  王羲之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以生动多变的线条表达自己的精神意境。下列对其代表作(如图)风格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飘逸自然 B . 整齐划一 C . 雄浑粗犷 D . 大小一致
  • 1. (2024·剑河模拟) 【文化成就,流光溢彩】

    《兰亭集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使行书艺术光照千古。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它的作者是被誉为“书圣”的(人名)。

  • 1. (2024·长春模拟) 历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并非政治的分合,而在文明的进步。据此判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进步表现为(   )
    A .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 西晋实现短暂统一 C . 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 D .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 1. (2023七上·五华期末) 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 性。他的代表作是( )
    A . 《宣示表》 B . 《洛神赋图》 C . 《帝后礼佛图》 D . 《水经注》
  • 1. (2023七上·汉中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风气日盛,上至帝王公卿,下至文人士大夫,莫不以擅书为荣。这一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 )

    ①锺繇   ②胡昭   ③王羲之   ④顾恺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