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体”“育”二字我国古语皆有之。“体育”一词寓强健体魄之意则是近代以来形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以来,随着西风东渐,近代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19世纪中后期,在我国的教会学校、洋务学堂以及资产阶级兴办的新式学堂中,西方近代体操课程开始出现。1903年,清政府在全国各级学堂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标志着体育在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正式产生。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推广到全国。

    ——摘编自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

    材料二: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宣布,要“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1940年成立了“延安体育会”,以组织和推动群众体育运动,增强军民体质。在陕甘宁边区的小学,体育是必修课,低年级以走、跑等活动性游戏为主:高年级除了赛跑、爬山、跳高、跳远等项目外,还有军事常识学习与操练。延安大学成立了体育系,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这些学员大多被分配到部队和学校担任体育工作。在陕甘宁边区,从清晨到傍晚,到处都能看到学生、战士锻炼的身影,群众体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摘编自刘宇《抗战时期根据地体育运动开展状况探析》

    材料三:新中国体育外交大事记

    时间

    事件

    20世纪50年代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

    1952年,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次奥运之行在奥运会临结束才赶到。

    1954年,国际体育组织中有人蓄谋制造“两个中国”。于是,1958年中国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

    20世纪70年代

    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乒乓球队相继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及加拿大。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20世纪80年代至今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2008年,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22年,北京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据黄冶、陶锦《我国体育外交70年:回顾、特征和推进路径》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至民国时期体育课程逐渐普及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根据地体育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根据地开展体育教育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任意一个时段,概括该时段体育外交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 1. (2024八下·潮南月考)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开战至今,两国的战事已持续一年有余。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就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
    A . 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 B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 . 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 D . 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
  • 1. 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阐述中方对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一贯的,也是明确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源于(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C . 亚非万隆会议主张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 1. 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特点是(    )
    A . 不称霸 B . 不结盟 C . 全方位 D . 独立自主
  • 1. 我国率先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们不包括(    )
    A . 相互尊重领土主权 B . 互不干涉内政 C . 以本国利益为重 D . 和平共处
  • 1. (2024·凉山)  阅读下列材料。
    1. (1) 材料一 欧洲联合的扩大,从经济上看,给它带来了内部市场的扩展和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强的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推进作用。从政治上看、对维持欧洲均势与和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欧洲联合体中的那些国家,在某些国际问题上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孤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也不再为美国马首是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联合的扩大”产生了哪些影响?

    2. (2)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1955年4月这些新兴的国家为讨论共同面临的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问题召开了这次会议。会议确定了指导国际间关系的十项原则.包含“……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等内容。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摘编自《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根据所学分析,冷战期间大国间的军事冲突表现为哪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

    3. (3) 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次会议”是哪一次国际会议?材料二中引用的“十项原则”内容源于哪个国家提出的什么原则?
  • 1.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A .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 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 1. 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 . ③②④①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④①②
  • 1. 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 (3) 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 (4) 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5. (5) 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 1. (2024·盐城)  20世纪60年代,中国先后同尼泊尔、古巴、法国等国家发展了外交关系。这从侧面折射出我国(   )
    A . 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广泛支持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有成效 C .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际地位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