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文山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习近平参加《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八下《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92年,中国共产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八下《中国历史》

    材料三 见下图。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A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B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次会议?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 (4) 指出材料中“A、B”所示的理论名称。
  • 1. (2024八下·蒸湘期中)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
    A .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 . 完成“一带一路”建设 C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 1. (2024八下·沅江期中) 以下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时间顺序是( )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    ③科学发展观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①②③ D . ②①③④
  • 1. (2024九下·南山)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科技改善民生】

      材料一

      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一典籍的作者和图二典籍的成书朝代。 

    2. (2) 【科技助力壮举】

      材料二

      中国

      世界

      事件

      郑和下西洋

      时间

      1405-1433 年

      15 世纪末-16 世纪 20 年代

      代表人物

      郑和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将材料二中★补充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

    3. (3)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三

      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 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 20 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 90%)。

      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 (4) 【科技成就梦想】

      材料四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9月28日)

      根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围绕“科技与复兴”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 1. (2024·澄海模拟)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二十国集团(G20)不仅引入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还引入了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由此可知,中国( )
    A . 致力于应对全球危机 B . 打破了西方的强权政治 C . 倡导世界和平与发展 D . 为全球治理贡献了力量
  • 1. (2024八下·石林月考) 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了“中国梦”,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又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是指(    )
    A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1. (2024八下·青秀期中)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1年指出“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这一成就证明,政府的政治承诺和政策稳定性对改善最贫困和最脆弱人群的境况至关重要”。“非凡成就”是指中国( )
    A . 提高了人均住房面积 B . 改变了通信落后方式 C . 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D . 取得了医疗长足进步
  • 1. (2024八下·平山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
    A . 国家富强 B . 民族振兴 C . 人民幸福 D . 和平共处
  • 1. (2024·安徽模拟)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饥寒交迫”到“全面小康”,经历了“制度变革”“社会救济”“体制改革”“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精准脱贫”等扶贫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物质成就,锻造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B .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C . 居安思危,勇于战胜风险 D . 始终都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由此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要( )
    A . 增强综合国力 B . 坚持中国道路 C . 凝聚中国力量 D . 弘扬民族精神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