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巴州期中)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八下·南昌期中)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最可爱的人”的是( )
    A . 邱少云 B . 雷锋 C . 钱学森 D . 焦裕禄
  • 1. (2024八下·郴州期中)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 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 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 在自己手中! 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该事件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 

      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二中的这首战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举出两位该事件中的英雄人物。这些“中国好儿女”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3) 材料三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四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战争的历史意义。

  • 1. (2024八下·衡阳期中)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
    A . 黄继光 B . 邱少云 C . 罗盛教 D . 杨根思
  • 1. (2024八下·邯郸期中) 新中国的几代人,都把自己对一场战争的感受,把一个民族的尊严,浓缩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浓缩进了《英雄儿女》和《上甘岭》。下列属于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是( )
    A . 杨靖宇 B . 左权 C . 邱少云 D . 雷锋
  • 1. (2024八下·娄底期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篇】

    材料一: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的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

    ——《中国曙光》

    【政权巩固篇】

    材料二: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分量。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向国防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工业强国篇】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艰苦创业篇】

    材料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下图人物: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历史事件使“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谈谈你对民族“焕发新生”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请你列举一位该场战争中的“英雄模范和功臣”的名字及英雄事迹。
    3. (3) 材料三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此,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制定了什么计划?
    4. (4) 请你从上图中选一位人物,简要介绍他的事迹。
  • 1. (2024八下·新晃期中) 右图两位英雄人物的壮举体现的共同精神是( )

    A .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B .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C .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D .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 1. (2024八下·台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 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 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请回答:

    1. (1) 材料中的“参战”指的是什么?
    2. (2) “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3. (3) 参战部队的司令员是谁?这支部队的名称是?
    4. (4) 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参战有哪些好处?
  • 1. (2024八下·茂名期中) 黄继光在写给家里的信中有这样一段:“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信中的字里行间最能透射出(   )
    A . 开天辟地的创新意识 B . 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 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D . 心系家国的笃厚情怀
  • 1. (2024八下·益阳期中)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抛头颅、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其间,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战斗英雄是(   )
    A . 黄继光 B . 罗盛教 C . 杨根思 D . 邱少云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