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贵港期中) “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1. (2024·湖南模拟)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11日,孙中山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从分裂走向统一 B . 从屈辱走向独立 C . 从封闭走向开放 D . 从专制走向民主
  • 1. (2024·自贡模拟)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 )
    A . 创立了中华民国 B .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 . 发动了武装起义 D . 颁布了宪法
  • 1. (2024九下·广安月考) 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至1913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明显增加。这表明当时(   )
    A . 报刊以政治舆论导向为主 B . 民主共和观念影响扩大 C . 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发展 D . 三民主义得到普遍认同
  • 1. (2024·龙岗模拟) 下图是 1909年《图画日报》刊载的漫画,图中“昔日”的女性只能在家遵守“三从四德”;“今日”的女性则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将来”的女子则是扛着枪与男子分担保家卫国的重任。该漫画反映了( )

    A .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科学思想广泛传播 C . 国民意识逐渐觉醒 D . 民国社会风气转变
  • 1. (2024·乐业模拟)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 .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 弘扬了民主科学 C . 推动了思想解放 D . 实现了自强求富
  • 1. (2024·喀什模拟) 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1. (2024九下·苍溪) 1913年中国纺纱业共有纱锭65万枚,到1919年增为118万枚。在1896至1912年的17年间,民族资本开设面粉厂47家,1913至1921年的9年间设立105家,推动这些行业快速发展的事件主要是( )
    A . 洋务运动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B .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C .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官僚资本的扩张
  • 1. (2024·龙湖模拟) 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
    A . 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 . 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 . 加速了中央集权旁落 D .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 1. (2024·龙湖模拟) 中国近现代翻译了大量外来书籍,这一过程折射了中国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翻译西方书籍情况

    时间

    翻译西方书籍情况

    数据来源

    1860-1899

    共翻译西书555种:其中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船政等;自然科学 162 种,含算学、电学、化学、光学、动植物学等;社会科学 123 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文学、教育等。

    徐维则《东西学书录》

     

    1900-1911

    1902-1904翻译西书共计533 种:其中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等书籍327 种;自然科学112 种,应用科学56种。1900-1911年翻译的书籍中,比较重要的有《天演论》《民约论》《达尔文天择篇》《政治思想之源》《无政府主义》《共和政体论》等社会科学书籍。

    顾燃光《译书经眼录》

    材料二:1900-1911,各地共译西书至少有1599 种, 占晚清100年译书总数的69.8%。据统计,仅1902-1904 翻译的533 种书籍中,日文原著就有321种,占译书总数的60.2%,英文原著89 种,占16.7%。             

    ——摘编自王美英《中国阅读通史》

    材料三:1919-1922翻译的部分俄国书籍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劳动者的觉悟》《上海厚生纱厂的湖南女工问题》《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

    ——摘编自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从1860-1899年间到1900-1911年间翻译书籍类型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00-1911年间所翻译书籍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所翻译书籍的时代价值。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