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龙湖模拟)  如图为广州出土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铁器,铁器数以百计,有锸、锄、镰、铲,还有劈刀和弯刀,均为实用器、据此可知,西汉南越国( )

    A . 重视农业生产 B . 推行盐铁官营 C . 实施土地私有 D . 实行休养生息
  • 1. (2024·龙岗模拟) 据史书记载,汉文帝“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景帝则从即位的第四年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阳陵),相关大型工程前后相继,延续12年之久。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 . 汉朝国力增强 B . 景帝贪图享受 C . 国家政策转变 D . 中央集权强化
  • 1. (2024·肇庆模拟) 汉初一位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下列反映了汉初统治者政策的是(    )
    A . 重视发展商业 B . 重农抑商 C . 农商并重 D . 手工业和商业并重
  • 1. (2024九下·益阳期中)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一幅历史大事年代示意图,“?”处没有完成。请根据图示帮他们完成正确选项( )

    A . 秦朝灭亡 B . 西汉建立 C . 文景之治 D . 七国之乱
  • 1. (2024·农安模拟) 西汉文景时期,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这反映了当时(   )
    A . 摒弃秦朝政治制度 B .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 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D .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 1. (2024·沅江模拟) “盛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

    西汉的文景之治,从文帝即位的公元前180年算起,到景帝去世的公元前141年为止。然而,文景之后,盛世并未结束,武帝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武帝晚期虽然颇多失误,但国家元气未伤。经过昭帝和宣帝的调整,即“昭宣中兴”,保持了盛世的延续。

    唐朝

    唐朝的兴盛是由贞观年间开始的,经过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的过渡,到玄宗开元年间,再度出现盛世。与西汉的盛世不同,唐朝的盛世有着明显的起伏,有着贞观时期和开元时期两个高峰,其间存在着数十年的低迷状态。

    清朝

    清朝建国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几代人的努力,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又一个盛世,一般称为“康雍乾盛世”。与以前的盛世不同,这一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以前各代盛世所倡导的进谏和纳谏,不复再现。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唐朝、清朝三个盛世局面的主要不同点。
    2. (2)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两个主题,并举例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得照抄示例。)
  • 1. (2024·沅江模拟)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因此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①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②巩固新的王朝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④废除严刑峻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英德模拟) 以下三幅图中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出(   )

    A . 中外交流频繁 B . 疆域面积扩大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政治中心南移
  • 1. (2024·织金模拟) 政策制定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策恢复社会局势】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让士兵复员生产,让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把卖身作奴隶的人释放为平民,规定十五税一,还调整和建立新制度,压抑商费等。

    【政策体现平等自由】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等法令;实施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加上……从而使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摘自《近代中国史纲要》

    【政策出现创业辉煌】

    材料三

    【政策引起国际反响】

    材料四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车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汉初实行的这些政策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
    3. (3) 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中国现代史一位人物提出的外交理念,说明“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 1. (2024·浦北模拟) 中国古代许多政权都加强国家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和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清朝治理边疆史实(部分)

    方位

    史实

    东南地区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

    西南地区

    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地区

    平定噶尔丹、大小和卓等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东北地区

    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创建的“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对中国历史生产的深远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文化的内容。结合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的史实说明这一内容的政治实践。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朝治理边疆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此方式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4. (4)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有哪些治理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