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追溯其历史源头与逻辑起点,下列党的精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 延安精神 铁人精神 特区精神 探月精神 B . 铁人精神 延安精神 探月精神 特区精神 C . 特区精神 延安精神 铁人精神 探月精神 D . 铁人精神 特区精神 延安精神 探月精神
  • 1. (2024·遂宁)  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革命时期:从国民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 B . 军队名称:从工农革命军到人民解放军 C . 斗争对象:从国民党反动派到日本侵略者 D . 政权性质:从抗日民主政权到人民民主政权
  • 1. (2024·达州)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市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观达州市博物馆,如果你是该博物馆的讲解员,下列篇章你将按照怎样的顺序为学生讲解(    )

    ①“抗日烽火”       ②“苏区壮歌”      ③“辛亥革命”     ④“黎明前夜”       ⑤“星星之火”

    A . ③①⑤④② B . ③⑤②①④ C . ②⑤①④③ D . ②①④③⑤
  • 1. (2024·盐城)  盐阜儿女英勇抗战,书写了壮丽诗篇。下图为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陈列的展品(高射机枪)。该展品属于(   )

    A . 文献史料 B . 口述史料 C . 实物史料 D . 图像史料
  • 1. (2024·宜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耕者有其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举措这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
    A . 以经济建设中心 B . 解放农村生产力 C .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 . 以公有制为主体
  • 1. (2024·沅江模拟)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红船精神”的内涵。

    2. (2) 材料二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3. (3)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 1. (2024·蔡甸模拟)  数据统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表是《敌后战场抗击日军情况统计表》,该数据表明( )

    年度

    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兵力(人)

    抗击日军兵力百分比

    1938

    400 000

    58.8%

    1939

    540 000

    62%

    1940

    470000

    58%

    1941

    460000

    75%

    1944

    468900

    64%

    1945

    758700

    69%

    ——数据来源《中国现代史纲要》

    A .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 B . 两党团结协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C .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不断提高 D . 中国共产党为战后指明奋斗方向
  • 1. (2024·钦州模拟) 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家发展道路的抉择关系到国运兴衰与民族未来。张老师以“抉择与使命”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文献一见证时代抉择】

    我们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 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

    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

    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

    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独立宣言》(1776年)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

    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

    策。 ……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 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 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15日)

    任务二【走近人物—感受使命担当】

    任务三【评述史事一体会国家发展】

    时间

    事件

    18世纪60年代开始

    工业革命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20世纪30年代

    罗斯福新政

    1950年至1953年

    新中国土地改革

    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任务一的两个宣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它们所反映的时代诉求。
    2. (2) 危机关头见证责任担当。根据任务二的图示,分别从两组人物中各选一人,简述其面对危机时是如何承担使命的
    3. (3) 请从上面的大事列表中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以“变革的力量”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价值观正确)
  • 1. (2024·贡井模拟) 战争期间,四川出兵超过300万人,每15个人中就有1个参军,川军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南昌会战、滇缅会战等大小会战28次,伤亡人数达60余万,为战争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这场“战争”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
  • 1. (2024·澄海模拟)  如表是抗日战争时期部分美国记者描述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主题词。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记者( )

    记者

    对国民党的描述

    对共产党的描述

    毕恩来

    “封建中国”

    “民主中国”

    白修德

    “颓废衰微”

    “生气勃勃”“光芒四射”

    斯坦恩

    (重庆)“哀怨之城”“场噩梦”

    (从延安飞往重庆犹如)“从中国的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

    A . 客观描述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 B . 代表美国政府评判国共两党 C . 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协调人 D . 已转变为国际无产阶级战士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