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下·东阳期末)  1970年4月,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 .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C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1. (2024·昆明模拟) 197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道:“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战略侦察手段,可以为中国的战略导弹确定目标,并能监视别国的军事部署和调动情况……”该报道旨在强调中国“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 ( )
    A . 冲击了两极格局 B . 增加了国防实力 C . 开创了航天科技 D . 增强了民族自信
  • 1. (2024·龙岗模拟) 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意在强调这些科技成就( )
    A . 提高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B . 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基础 C . 证明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D . 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 1. (2024·楚雄模拟) 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这句话叙述的是“两弹一星”研制的( )
    A . 背景 B . 条件 C . 性质 D . 意义
  • 1. (2024·乐业模拟) 1978年以来,我国在高温超导、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 .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B . 教育等民生保障逐步提高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 1. (2024·喀什模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这一举措的成功(   )
    A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C . 完善了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 D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 下列我国重大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③②④
  • 1. (2024·池州模拟) 中国航天人把探索浩瀚宇宙的心愿都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中国航天器

    名字由来

    寓意

    “东方红一号”卫星

    取自《东方红》乐曲

    中国人民对东方雄狮崛起的追求和希望。

    “长征”系列火箭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期盼中国航天事业能够继承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具任何艰难险阻。

    “问天”实验舱

    取自屈原楚辞《天问》,屈原向天发问,体现古人突破传统观念向往探索太空奥秘的求知精神。

    “问天”用来叩问苍穹寻求真理的心愿与决心。

    悟空“”暗物质探测器

    取自《西游记》齐天大圣的名字,还有着和大圣一样的火眼金星睛

    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寄托着中国人探索太空无形的暗物质的心愿。

    “北斗”卫星系统

    取自北斗七星,中国人依靠北斗辨认方向,分辨四季。

    光明和方向

    “嫦娥”月球探测器与“玉兔”月球车、“鹊桥”中继卫星

    取自“嫦娥奔月”与“牛郎织女”故事

    中国人在不断追逐航天梦的过程中,让神话不断变为现实,架起地球与月球之间桥梁。

    “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

    取自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羲和”的传说。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1. (1) 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2016年3月8日国务院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请你说说这一节日的由来。
    2. (2) “问天”、“北斗”、“悟空”、“嫦娥”等航天器的命名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十一中拟举办《航天强国筑梦有我》的演讲比赛,请你拟定一份发言提纲。(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观点正确)
  • 1. (2024·肥西模拟) 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
    A . 载人飞船 B . “两弹一星” C . 高速铁路 D . 超级计算机
  • 1. (2024·廊坊模拟)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家安全挑战和战争威胁,毛泽东多次强调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性。1956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向科技进军”的号召,指示周总理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决策实施“两弹一星”、电子计算机等国防尖端工程,探索“自力更生”“突出重点”“军民结合”“大力协同”的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现代化之路,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朱启超《铸造强国利器70年—新中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历程与启示》

    材料二 中国主要科技创新成就(部分)

    时间

    成就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2年

    我国成功提取出一种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

    1973年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1983年

    “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1987年

    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 (1) 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大力发展国防科技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方面取得成就的史实。
    2. (2) 据材料二、归纳我国的科技除了国防外还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取得这些成就的共同作用。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