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凉山)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1. (2024·达州) 下表是1949-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据此可以看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中心工作是(    )

    时间

    标题

    部分内容

    1949年1月1日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

    1951年1月1日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中国人民必须在一九五一年努力发展土地改革工作

    1953年1月1日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

    A . 继续革命,解放全中国 B . 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C . 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 . 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1. (2024·烟台)  经济政策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灵活的经济政策调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视角一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经济政策探微】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间接过渡”代表的经济政策的名称,并分析其“两允许”的成效。

    2. (2) 【视角二  大萧条时期美国反危机实践探析】

      材料二

      危机表现

      反危机实践

      证券市场的崩溃,引发了连镇反应,从此以后,开始了资本主义国家长达4年的大萧条时期……银行、工厂、企业和投资者接二连三的破产使美国陷入了大萧条的深渊之中,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满足。

      ——杨林《中外经济史》

      实施《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保护劳工权利。实施《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魏绪乐《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危机表现”和“反危机实践”二者的特点。

    3. (3) 【视角三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探寻】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政策调整要符合国情”这一论题,展开论述。(要求:选择其中两次“调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 1. (2024·南充)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 . “三大改造” B . “一五”计划 C . 土地改革 D . “八字方针”
  • 1. (2024·蔡甸模拟)  张明同学做的历史单元笔记中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侵略与反抗 C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 .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 1. (2024·南宁模拟) 土地改革以后,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这段文字介绍的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 背景 B . 过程 C . 局限 D . 意义
  • 1. (2024九下·昭阳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出同耕,百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1853年颁布

    材料二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1947年颁布

    材料三 

    承包形式: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如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

    承包原则: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经营方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请回答:

    1. (1) 说说材料一、二的内容源自于哪一文件?对于材料一的这一内容你有何评价?
    2. (2) 新中国成立后,也进行了一场“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次改革实行了什么样的土地制度?这一土地制度的变化带给中国社会哪些变化?
    3. (3) 材料三体现的是农村改革的哪一制度?
    4. (4)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如何发展农业,请你谈谈你的想法。
  • 1. (2024八下·文山期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开辟历史新纪元】

      材料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开辟了民族独立的新纪元。

      ——选自《中国简史》

      材料一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年月日)

    2. (2) 【实现民族大团结】

      材料二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主要内容: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选自《中国现代史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什么?

    3. (3) 【屹立世界宣言书】

      材料三 正当中国人民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而斗争的时候,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面对严重威胁,毛泽东以巨大的胆识和气魄,做出重大决策——抗美援朝。

      ——李颖《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根据材料三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并列举一个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代表?

    4. (4) 【圆梦“耕者有其田”】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四出自哪一法律文件?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5. (5)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1. (2024八下·永善期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国“赢得民族独立”的标志性事件,这个事件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2. (2) 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通过这场运动,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 (4)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主题。
  • 1. (2024八下·永善期中)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实行土地所有制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土地集体所有制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土地在公有制基础上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④农业合作化完成,土地归集体所有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②③ D . ②③④①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