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澧县模拟) 1899年,张謇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官府求援无果,开工不久就准备出让、闭厂。这反映了当时的大生纱厂( )
    A . 注重产品质量 B . 发展举步维艰 C . 采用先进技术 D . 推动交通革新
  • 1. (2024·娄底模拟)  1878年创办的中兴煤矿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1914至1934年间其盈亏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出( )

     1914—1934年中兴煤矿盈亏情况统计图

    A . 外国资本的经济掠夺得到遏制 B . 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 . 民族工业发展与时局紧密相关 D . 中兴煤矿在一战间发展受挫
  • 1. (2024·新邵模拟)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以“近代经济”为主题的资源包。下列各项可以入选主题资源包的有( )
    A . 论文:《“实业救国”为何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B . 曲谱:《义勇军进行曲》 C . 画作:《田横五百士》 D . 文件:《中美建交公报》
  • 1. (2024九下·南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表中②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 (2)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 “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一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

      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结果如何? 

    3. (3) 材料三:

      时期

      张謇与大生纱厂

      1886 年

      张謇产生了“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思想。

      1895-1899 年

      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 因此主张:劝工惠商振兴实业。大生纱厂于 1895 年开始筹建,到1899年正式投产, 并逐渐站稳了脚跟。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

      20 世纪

      大生集团成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大企业;张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

      20年代初

      大生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

      1922-1928 年

      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企业的经营实权已落入江浙财团代理人之手。

      一摘编自汪圣云《张赛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4. (4) 材料四: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年

      1397

      133.6

      1990 年

      7662.1

      686.3

      2000 年

      24915.8

      2282.1

      2017 年

      109331.7

      13432.4

      2021年

      147013.4

      18930.9

      一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

    5. (5)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 1. (2024·澄海模拟)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也是富强之梦的必经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份

    生铁

    1912

    0.099

    0.06

    0.004

    1936

    8496

    0.88

    1.725

    上表1912年、1936年中国煤、钢、生铁人均占有量情况表(单位:千克)

    如图1936年中国、苏联、美国、英国钢产量人均占有量示意图(单位:千克)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材料二 

    材料三 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从1986年起,4个经济特区致力于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农牧渔和旅游业并举的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国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认识。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开展的领域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五计划”得以顺利开展的条件。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变化?
  • 1. (2024·海珠模拟)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展示中国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2年,英国人成立上海电气公司和中国第一家发电厂,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的起步。外资电厂虽然对民族电力工业的起步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也带来不小的阻力。1936年,外资经营的电力企业仅为10家,但其发电度数却占当时全国总发电度数的55%。近代中国电力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与东北地区,内地电力企业较少。截至新中国成立,全国装机总容量只有185万千瓦,发电量43亿千瓦时;电网建设也极为薄弱,基本只有以城市为中心的发电厂及其直配线。

    ——摘编自杨琰《近代中国电力工业史研究述评》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发电量仅为43亿千瓦时,经过发展,到1978年发电量为1.167万亿千瓦时;到2020年发电量增长到7.6264万亿千瓦时。中国人均用电量从1949年的7.94瓦/人到1978年的267瓦人;到2020年,中国人均用电量为5366瓦/人。

    ——摘编自白玫《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回顾、经验与展望》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用表格的形式分类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情况,并简述电力工业发展的意义。(要求: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制作表格,可不用直尺;分类科学合理,内容完整准确)
  • 1. (2024·普宁模拟)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运用可信史料进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重的变化情况

    时间

    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12年

    60.2%

    39.8%

    1921年

    17.8%

    82.2%

    材料二 1979—2007年,我国三资企业(有外资成分的企业)数目增长速度惊人,从1979年的少数几家增加到1998年的26442家,到2007年更是猛增到了64541家。外资规模的扩大和外资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纵观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吴彦艳、赵国杰、丁志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年与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的变化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外资在华企业发展的趋势,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3. (3) 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 1. (2024·安乡县模拟) 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 .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C .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加大对华侵略 D . 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后急剧扩张
  • 1. (2024·娄底模拟) 1878年创办的中兴煤矿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1914至1934年间其盈亏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出( )

    A . 外国资本的经济掠夺得到遏制 B . 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 . 民族工业发展与时局紧密相关 D . 中兴煤矿在一战间发展受挫
  • 1. (2024九下·苍溪) 1913年中国纺纱业共有纱锭65万枚,到1919年增为118万枚。在1896至1912年的17年间,民族资本开设面粉厂47家,1913至1921年的9年间设立105家,推动这些行业快速发展的事件主要是( )
    A . 洋务运动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B .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C .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官僚资本的扩张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