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从江模拟) 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
    A . 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 . 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 .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 .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 1. (2024·从江模拟) 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A . 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 . 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 .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 .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 1. (2024·娄底模拟)  阅读如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 B .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 .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 .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 1. (2024·沅江模拟)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这样称赞圆明园:“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这个“奇迹”毁于谁之手(   )
    A . 英国侵略军 B . 英法联军 C . 日本侵略军 D . 八国联军
  • 1. (2024·龙湖模拟)  与以下记事内容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光绪二十四年:

    山东巡抚张汝梅奏请“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

    光绪二十五年:

    高洛村绅民按旧俗搭棚庆贸神明时,基督教民张才等“辱马不休,撕毁神像”

    直求、山西、山东一带大早,直至次年春来下大雨,不能耕种。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三元里抗英 C . 义和团运动 D . 东学党起义
  • 1. (2024·龙湖模拟)  《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欧美轮船涌入。无论是速度、载重还是价格,传统沙船根本不是西洋货轮的对手。仅数年,各口通商之处“凡属生意码头,外国已占十分之九”。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中国完全陷入世界殖民体系 B . 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 . 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D . 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严重威胁
  • 1. (2024·龙湖模拟)  棉布是清代中期的最主要的进出口商品之一、由于国产棉花不够,从印度进口运到广东地区,织成布后出口到英国等国。1762年英国发明出第一架水力纺纱机时,英国全国使用棉花的数量,只是广东地区从印度进口棉花的六分之一。这表明,清朝( )
    A . 纺织业技术水平超英国 B . 对外的窗口在广东地区 C . 在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 D . 经济作物得到普遍种植
  • 1. (2024·普宁模拟)  《东方兵事记略》(1897年)载:“提督丁汝昌本陆将,且淮人……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英国教官)琅威理去,操练尽弛。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携带家眷)陆居,军士去船而嬉。”这反映了(   )
    A . 北洋水师军纪差操练不勤 B . 清政府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C . 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 . 甲午战争失败的军队因素
  • 1. (2024·普宁模拟)  下图为近代某条约的签字盖章页(局部)。该条约为(   )

    A . 《南京条约》 B . 中英《虎门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 (2024九下·广安月考) 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主旋律响彻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百日维新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