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南昌模拟)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A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 1. (2024九下·于都月考) 《晋书·食货志》中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息,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 . 铁器牛耕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 C . 手工业发展推动商业和城市繁荣 D . 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 1. (2024七下·滦州期中) 两宋时期,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有( )

    ①广州 ②泉州③张家港 ④刘家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 (2024·博罗)  如下表,这说明(    )

    内容

    文献出处

    作者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成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西汉)司马迁

    江南之为国盛矣……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南朝)沈约

    A .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B . 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C . 北方人口往南迁移 D .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 1. (2024七下·珠海期中) 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时间断面

    西汉

    (2年)

    西晋

    (280年)

    唐代

    (742年)

    北宋

    (1102年)

    南宋

    (1208年)

    明代

    (1460年)

    清代

    (1820年)

    南方地区人口占比

    24.04%

    48.11%

    44.24%

    63.42%

    53.98%

    58.33%

    65.97%

    (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南侧地区。)

    ——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材料二  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部分)

    项目

    材料出处

    项目一:

    生产工具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装了钢刃农具“銐刀”,谓之“开荒銐刀”,用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种重要农具,“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代耕垦”。

    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项目二:

    水利技术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围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浙及江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

    摘编自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

    项目三:

    种植技术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年两熟。

    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项目,说明其如何促进宋代南方农业发展。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
  • 1. (2024·化州模拟) 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发展迈进一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发展得益于( )
    A . 自然环境优越 B . 生产工具改进 C . 高产作物引进 D . 农民辛勤劳动
  • 1. (2024·江城) 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此表数据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时期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 . 南北方经济差距仍比较大 B . 北方经济发展较好 C . 南方地区的发展逐渐加快 D . 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 1. (2024·滁州模拟)  《六朝经济史》载:“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工具日臻完善……火耕已不是唯一的杀虫施肥的方法,绿肥日益普及。”这表明江南地区(  )
    A . 百姓辛勤劳作 B . 农业发展进步 C . 政府鼓励耕种 D . 生态环境改善
  • 1. (2024·江西模拟) 蒋福亚在《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一书中作了总结: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源自永嘉之乱、淝水之战等七次战乱,总数有90万人左右。在此期间,北方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一人南渡,南方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北方来的侨民。这一现象( )
    A . 造成了北方长期混乱 B .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C . 推动了黄河流域的民族交融 D . 导致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 1. (2024九下·益阳期中) 《宋书》中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由此可知(   )
    A .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 . 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C .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 . 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