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如图是西方史学家对苏俄(联)某项经济政策的评价。其评价的经济政策( )

    (它)所要求的绝非仅仅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个体主义向机械化集体主义,从一个需要补贴保护的脆弱工业向最大限度的、最现代化的自给自足的工业,从一个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化时代的封建主义心态向远远超过它的社会主义心态的全面转变。

    A . 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基础 B . 引发了严重政治危机 C . 加速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步伐 D . 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下图为1940年3月—1957年3月美国失业率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二战后美国( )

    A . 通货膨胀率和赤字下降 B . 互联网产业吸纳大量劳动力 C . 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D . 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料中的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对其留存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认识李鸿章。下表是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

    史料3

    《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编自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

    史料4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史料5

    《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史料6

    《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7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整理自《中国近代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等

    1. (1) 根据上表并结合李鸿章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任选其中两则史料,分析其史料价值。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鸿章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知识就是力量,人需要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完成历史”的信仰。这种信仰认为,人是有尊严的,人类的不完善性完全是因为缺乏学习和知识的缘故;人不仅具有人格尊严,还具有自己的意志和能动性,可以自由选择、自由行动。这种信仰( )
    A . 反映出人类理性意识的萌生 B . 表明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C . 体现出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D . 说明人的价值受到普遍重视
  • 1. (2024高三下·汕头模拟) 有学者认为,作为早期君主制度的周制,保有若干原始民主遗风。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 殷墟甲骨文中“大乙伊尹并祀”的记载 B . 周公和姜太公均在武王的三公之列 C . 周人对伏羲、神农、黄帝等古圣的崇拜 D . 周制设小司寇一职以征询民众意见
  • 1. (2024·高州模拟) 1905年,上海总商会举行有4000人参加的抵制美货大会,民族资本家代表张謇上台演说,认为仅仅不用美货而易用他国之货,不能称为“抵制”,“必也人人奋起,工厂日兴,迨夫物皆自造,货不他求,然后方可谓抵制”。这可用来说明(    )
    A . 实业救国思潮成为共识 B . 清末新政抵制了列强倾销 C . 民众国家利权意识增强 D . 门户开放政策受到了冲击
  • 1. (2024·高州模拟) 下图是版画家黄山定1940年绘制的版画《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代耕队的成员主要是乡村政府组织的村民。这一版画反映的内容(    )

    A . 利于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B . 确保了根据地的物资供应 C . 粉碎了日寇经济封锁企图 D . 彰显了敌后军民团结互助
  • 1. (2024·高州模拟) 1951年,苏北姜堰小学学生写信倡议全国小朋友节约糖果费;农业劳动模范王洛合自愿捐献小米5000斤;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汉口举行两场义演,将得款1亿元(旧币)全部捐献,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这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    )
    A . 捍卫了朝鲜领土主权的完整 B . 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C .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 D . 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
  • 1. (2024·高州模拟) 在罗马帝国时期,人口普查几乎每五年进行一次,称之为“census”。每个公民都要向普查官报告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情况,帝国政府据此确定每个公民应承担的义务。罗马公民登记制度(    )
    A . 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依据 B . 扩大了罗马公民的群体 C . 确保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D . 打击了贵族阶层的特权
  • 1. (2024·高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岛上(海地)有约三万名自由之身的白人,还有人数约略相当的黑白混血儿和四十八万名奴隶。法国大革命后,“人权宣言”与法国的殖民意向相冲突,岛上的矛盾情势随之引爆。巴黎的革命人士愿意将选举权扩大适用于海地的自由白人,乃至自由的黑白混血儿,却无意废除奴隶制,以免断掉法国岁入的一项主要来源。于是,海地的黑人雅各宾党决定自行解放,从而爆发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民族解放战争之一。

    材料二 经历百余年奴隶政权的严酷统治,这些得到自由之身的黑人决心放个长假。重返工作岗位后,他们不愿替甘蔗园卖命,反而展开土地改革,将大庄园分割成小块土地。同时,独立后的海地赫然发现自己基础设施贫乏,资本稀少,农民未受教育且无治理经验。占人口少数的黑白混血儿贵族兴起,他们剥削广大农民图利自己,国家却几乎停滞不前。贵族统治不稳时,美国出手相助(1915—1934年遭美国占领),以维持“稳定”。海地找不到可取代糖的产品,这处热带天堂变成悲惨贫困的落后地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海地发生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海地独立后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处热带天堂变成悲惨贫困的落后地区”的主要原因。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