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吉安模拟)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中国国家形象变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战争中国门洞开】

    材料一:见下图

             

    图1《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绘画)     图2《天津条约》签订场景(绘画)

    【屈辱中逐渐觉醒】

    材料二:西方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图3 西方漫画《人人有份》(19世纪末)     图4 美国漫画《来自东方的忧虑》(1901年)

    注:CHINA(英语)意为“中国               注:大刀上的文字意为“中国的觉醒”

    【抗争中改变形象】

    材料三:1942年《纽约时报》在一篇社论中对着中国满怀希望地写道:“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 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 给它的援助。”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发展中的大国形象】

    材料四: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漫画Dragon(中国龙)

    图片说明:漫画Dragon(中国龙)的身上写着“China Economy”(中国经济),它的尾巴上吊着的公牛身上写着“WallSt”(华尔街,代表了美国经济)

    1. (1) 图1、图2所示条约的签订都与战争有关,上述两幅图片反映的这两次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图3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图4中列强在1901年做出“中国的觉醒”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比较正面的原因。
    4. (4) 材料四中漫画反映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崛起感到恐惧,认为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 1. (2024·新乐模拟) 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增加这些规定的背景是(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B .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C . 党中央纠正“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 (2024九下·新余期中) 1991年3月,中共中央确定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实行部分股份制公司股票上市。这表明(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C .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 . 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 1. (2024八下·德惠月考) “1986年,国有企业进行用工制度改革,以合同制取代固定工制,打破了‘铁饭碗’,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国企改革中开始实行( )
    A . 实行政企分开 B . 所有制改革 C . 就业制度的改革 D . 增强企业活力
  • 1. (2023八下·泸水期中)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一五计划 C . 三大改造 D . 改革开放
  • 1. (2024·寮步)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拿一个省级工厂来说,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厅局的;财政拨款归财政厅管;产量计划由省经委下达;工人群体由劳工局管;产品由工商部门包销。据此可知(   )
    A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 . 国有企业已实现政企分开 C . 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 D . 国有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
  • 1. (2024八下·广州月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978年至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1978年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实现了党和国家怎样的工作中心转移?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3. (3) 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 1. (2024八下·广州月考) 1984年7月,为打破经营困境,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D . 区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热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们在某一时期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如下表所示。


    时期

    主要热词

    阶段一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I号”计算机、喇叭裤

    阶段二

    20世纪90年代

    深圳速度、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阶段三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阶段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材料二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1. (1)  任选材料一中的一个时期,解释这组热词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必需条件。
  • 1. (2023八下·昭阳月考) 某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承包责任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 . 土地改革 B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