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毛泽东说:“我们虽然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口号,但是如果没有三军挺进中原,没有刘邓的千里跃进,我们的12月会议是不敢开的,这个口号我们也是不敢提的。”此次军事行动(   )
    A . 增强了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B . 揭开了伟大战略决战的序幕 C . 促使解放战争出现战略转折 D . 导致外线作战转到内线作战
  • 1. (2022高一上·丽江期末)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兵力为430万,其中正规军约200万。至1949年初,国民党的总兵力下降到204万人,其中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只有146万人。以下军事行动中,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 .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 . 千里跃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 . 渡江战役的进行
  • 1. (2023高二下·咸阳期末) 淮海战役时,山东柳行村的20名妇女在15天碾米4500斤,她们高喊“碾出小米送前方,打倒老蒋保安康”的口号,积极支援前线作战。这表明( )
    A . 军民一体打倒专制统治 B . 根据地实现了男女平等 C . 农业生产取得重大进步 D . 华北率先展开战略决战
  • 1. (2023高一上·咸阳期末)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中共中央东北局带领青年在农村宣传“大纲”的内容和意义,还建立起贫雇农委员会,作为各地区平分土地的领导机构。这些举措( )
    A .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B .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顺利开展 C . 促成了抗日战争最终胜利 D . 彻底瓦解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 1. (2023高一上·湖北期末)  1948年底,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区和各级党委“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大批的培养、训练和提拔产业工人和职员干部,已成为目前全党性的迫切的中心任务之一。”这表明( )
    A . 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调整 B . 工农联盟得到极大巩固 C . 党的作风建设受到重视 D . 解放战争赢得全国胜利
  • 1. (2023高一上·天津市期末) 邓小平在《对二野历史的回顾》中对解放战争第二年的一次军事行动评价道:“我们前进了一千里,直达长江,面对着武汉、南京、上海,扩大了四千五百万人口的新解放区。这是个真正的胜利,前进一千里的意义就在这里。”该军事行动为(    )
    A . 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B . 渡江战役突破了长江防线 C . 三大战役摧毁国民党主力 D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1. (2024高一上·永安月考) 刘伯承说:“(解放战争)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解放军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 . 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 B . 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 . 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 . 挺进中原,展开战略防御
  • 1. (2023高一上·天津市期末)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 B . 国民革命的主要进程 C .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D . 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1. (2023高一上·徐州期末) 图11漫画反映的战役( )

    A .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C . 打退了敌人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 人民解放军从此数量上取得优势
  • 1. (2024·期末) 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经控制东北,7%的土地和86%的人口,正规军和民兵共有100万人。国民党军队共有55万人,但被分割包围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沈阳、长春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这反映了(  )
    A . 全国战略决战时机已成熟 B . 国民政府忽视东北的地位 C . 东北地区具备决战条件 D . 东北地区群众基础良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