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资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国关系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多面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传统上,美国和西方国家是铁板一块,中俄占了一块,包括印度是一块,现在四种关系已经开始互相渗透和融合。比如美国盟国关系松动,欧洲战略和独立意识上升,日本寻求和中国、俄罗斯发展关系。中日有可能进入新时代,印度寻求更加平衡的大国关系,特别是印太战略上表现非常突出。这样大国关系就突破了传统的界定,显示出既有矛盾分歧又有协作合作的多面性。未来中美战略博弈中,这些国家很难做到一边倒和选边站。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0)》

    材料二:提到多极化,人们就认为是现有世界大国追求共同主宰世界的一种要求,这不符合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理念。中国倡导的世界多极化,其内涵……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多极化不同,而“应该将它视为一种崭新的追求,一种有别于强权政治时代的追求,一种谋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多样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一幅生动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政治局面”。

    ——摘编自梁凯音《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所提倡的世界多极化的内涵,并指出基于这一内涵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殖民主义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侵略、占领和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粉碎当地文明的基石——印加帝国时期四通八达的大多数道路,只剩下岩石和荆棘;巨大的公共工程大部分随着岁月而消失,或被抢夺者毁坏;成百成千的印第安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同众多的奴隶混在一起,被抛到西班牙人的矿井中从事粗笨的、累垮人的采掘劳动。西班牙人还规定了印第安妇女服装样式和发式。当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试图起步时,英国人又向他们举起了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双面魔镜,就像后来的美国人挥动的民主自由变色旗——有利的一面总是朝着自己。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利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材料二 拉美一体化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拉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组成一个联邦”的思想。他主张“把整个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用统一的渠道使各个部分同整体相连”,他认为拉美各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共同的事业、原则和利益”,这是拉美实行一体化的依据。在其努力下,1826年6月22日至7月25日,美洲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巴拿马举行。西蒙·玻利瓦尔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团结、联合、统一和整体论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思想的伟人,是拉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者和积极推动者。

    ——摘编自洪国起《玻利瓦尔主义与拉美一体化》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墨西哥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二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但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编《制造奇迹》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摧毁传统文化的方式,并结合所学指出拉美文化发展演变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拉美一体化”能够实现的条件,并指出“拉美一体化”的具体诉求。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不同时期为捍卫自由贸易而成立的国际组织。
  • 1. (2024·长沙模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中先后有50多个宣称实行社会主义,或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按其理念式样可分为民主的或改良的、宗教的或民族的,农业的或村社的、军事的或国家的、激进的或革命的等不同流派。这反映了(   )
    A . 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B . 新兴国家要求发展的迫切愿望 C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 . 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 1. (2024高二下·麻涌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

    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1. (1) 根据材料,概括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意义。
  • 1. (2024高二下·朝阳开学考) 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B . 社会信息化速度加快 C . 垄断组织的快速发展 D .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 1. (2024高二下·南京开学考) 下表所列为美国不同时期的语言战略。该表反映了( )

    时间

    语言战略

    20世纪50年代

    美国教育经费大增,俄语和东欧研究成为政府支持重点

    20世纪80年代

    美国政府特别重视日语、汉语及其相关研究

    21世纪初

    阿拉伯语普什图语等中东语言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语言

    A . 经济全球化发展 B . 旧国际格局的瓦解 C . 国际形势的变化 D . 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 1. (2024高三下·河北月考) 据2019年数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40%,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80%。其中,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至23%。这反映了当今( )
    A . 区域经济集团化规模扩大 B .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C . 和平与发展渐成时代主题 D .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1. (2024高三下·山东月考)  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与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形成“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与控制。截至2022年7月,该组织共有133个成员。该集团的成长( )
    A . 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B . 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 C .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D . 助推多极化趋势发展
  • 1.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1940年起,如何保障和平的讨论在欧洲多国展开,其中“国家主权是战争的根源,只有成立一个共同的联邦才能避免战争”“英法联合!创立一种两国共同的公民身份,执行共同的殖民地政策,以及在政治上推进两国议会的共同决策”的倡议得到了众多社会人士的认可。这些倡议( )
    A . 为战后西欧联合提供舆论支撑 B . 印证欧洲内部利益日渐趋同 C .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 旨在巩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1. (2024高三上·浙江期末) 有学者指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力量的强大与美国影响的乏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它(美国)带动别国的能力很差,这与它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形象不相称。 同时它还有一个弱点,当它向外推行某项政策时,往往还有国内一些人的反对,表现出美国的“民主制度与帝国野心的矛盾”。上述“差距”和“弱点”有助于( )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②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推进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④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大势

    A . ①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