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期中) 某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实际成书于汉代,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该著作是(  )
    A . 《神农本草经》 B . 《唐本草》 C . 《千金方》 D . 《黄帝内经》
  • 1. (2023高三上·宾县开学考)  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传染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药物学、方剂学、针灸学以及养生保健学等方面更是特色鲜明。下列有关中医药成就,正确的是( )
    A . 扁鹊著《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B .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 C .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D . 吴有性著《瘟疫论》,有效防治了东北鼠疫
  • 1. (2023高二下·白沙期末) 东汉张仲景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唐朝孙思邀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二……”“自虑吉凶,护命惜身。”这些论述( )
    A . 推崇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B . 批判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C . 体现了医者济世救民情怀 D . 开启了勤恳踏实的学风
  • 1. (2023高二下·温州期末) 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下列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著作是( ) 
    A . 《神农本草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千金方》 D . 《唐本草》
  • 1.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在他的医学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所以历代医学家推崇他为医圣”。“他”的医学著作( )
    A . 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 . 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C . 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 D . 记载了青蒿素对治疗疟疾的作用
  • 1. (2023·合肥模拟)  如图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体育运动导引图,该图可以反映( )

    A . 体育养生的开端 B . 刚健雄伟的时代气息 C . 珍爱生命的精神 D . 百姓生活的美好富足
  • 1. 张仲景,东汉末年时举孝廉,后官至长沙太守;在郡的时候,颇有治迹,博通群书,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后世推崇为医中之圣。以下关于其医学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擅长外科手术 B . 写成“东方药学巨典” C . 著有《千金方》 D . 提出辨证施治原则
  • 1.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医药的作用。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   )
    A .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B . 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C . 是中国第一部药物性著作 D . 是古代中医学的百科全书
  • 1.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练习者利用肢体、攀悬、跳跃并结合人体呼吸运动,有些甚至模仿动物做出姿态各异的动作用来医疗和保健身体。医疗体操的出现(   )

    A . 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B . 见证了中华先民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C . 证明了中医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 . 有效地避免了大型疫病的广泛传播
  • 1.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并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说明《黄帝内经》(   )
    A . 强调生命活动的物质性 B . 助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 C .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 . 已科学认识人体的形神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