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浙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8—253 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 18次。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居延汉简》中有军医、医方、诊案、疾病的记载,有军用药函、药盛槖以及驻军疾病负伤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簿。《汉书》记载了当时救护用的专门车辆;《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了最早的野战医院。这一时期,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还有一些传染病从国外流入国内,而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涉及临床各科,华佗的外科麻醉术等,尤其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王琳等《论秦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从1998年到2010年,用了 12 年时间,我国医保制度覆盖13亿以上居民,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基本形成了社会化的“全民医保”体系。2016年 11月 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标志着中国全民医保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 1.  黄勇在《汉末魏晋时期的瘟疫与道教》一文中认为在瘟疫日益严重的时期,民间道教运动就会活跃起来,当瘟疫之灾有所缓解的时候,道教运动就会变得相对温和起来。下列对道教与瘟疫之间的关系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瘟疫与道教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B . 道教为战胜瘟疫提供信仰支持 C . 瘟疫与道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D . 道教与瘟疫是同生同灭的关系
  • 1. (2023高二下·哈密期中) 南朝齐所建慈善机构“六疾馆”,有学者认为当时可用以隔离患病之人。南宋真德秀任职泉州时,鉴于“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这说明中国古代(   )
    A . 最早设置专门机构来隔离病人 B . 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的意识 C . 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疫病经验 D . 疫情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
  • 1. (2024高二上·期末) 下表为我国历代王朝疫病爆发情况。据此分析, 古代疫病频率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 )

    表 2

    朝代

    统治时间

    有疫情的年份

    爆发频率(次/年)

    东汉

    195

    20

    0.103

    三国至南北朝

    368

    40

    0.109

    明朝

    275

    118

    0.429

    清朝

    267

    134

    0.502

    A . 自然物候异常 B . 政府防疫能力有限 C . 朝代更迭动荡 D . 人口的增加与流动
  • 1. (2023高二上·宁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将中医带至更远的中亚乃至欧洲大陆,但还只是零星的,松散的,规模不大,不成体系,但一部分药材作为重要商品也非常受欢迎。 当阿拉伯人经由海路来到这个东方的富庶之国,大量的药材也随着浩浩荡荡的商队漂洋过海,先是被运往阿拉伯,随后转销欧洲和北非,中医也同这些药材一起,被介绍到商队途经的各地。在这些地方,中医知识为当地医学吸收、借鉴,为当地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直至17世纪,西方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开始大量、系统地翻译中医典籍,中医在欧洲引起了普遍关注。 —于智华《中医》

    材料二 与宋元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相对积极的政策相比,人口更多、瘟疫更为频繁的明清时期变得日渐消极了。瘟疫的救疗在技术上要比饥寒的赈济复杂得多,在当时的社会医疗条件下,官方实际上难以全面担负起复杂的疫病防治责任。与之相反,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特别是其中的乡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疫病救疗活动,对维护瘟疫中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代江南平均每年有2.44县次发生瘟疫,但在《清实录》中却鲜有反映。 疫情无法“上达天听”,匿灾不报、粉饰太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材料三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乎在同时被应用到医学领域,可视化诊断方式开始进入到医生们的视野。

    1916年《博医会报》(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在华创办)上,马士敦医生以“中国缠足之恶”为题,对中国的缠脚风俗进行了报道,并利用X线技术对缠足产生的危害作了说明。

    《科学画报》1933年在上海创刊,蔡元培、竺可桢、吴有训、茅以升等都曾是该杂志的撰稿人。经统计,1933年至1949年,《科学画报》中有关X射线知识的文章就有数十篇。

    1937年,柯达公司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投放了X光机系列广告。其中一则广告写道:“在病家未得放射线照相检验之利益前,殊少拒加手术或治疗者。盖经放射线摄影后,其精确之结果,即可消除一切疑虑,而病状实情得以格外明了也。”近代以来,中医逐渐边缘化。 民国时期陆续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对待中医中药的态度,如“废除中医中药”“废医存药”“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摘编自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医和中药材传播到欧洲的几种途径。
    2. (2)  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在疾病救助上日渐消极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医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 1. 崇宁元年,宋徽宗下诏在各地建立“安济坊”,“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而且厨舍、汤药、饮食也分别置办。这表明宋代(   )
    A . 疫病频发危及民众的安全 B . 统治者重视民间疾病预防 C . 注重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D . 传统中医学取得突出成就
  • 1. (2023高二下·元氏期中)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医学工作者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救治病人,充分证明了中医的巨大魅力。为后世中医临床学奠定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 . 《伤寒杂病论》 B . 《本草纲目》 C . 《齐民要术》 D . 《九章算术》
  • 1. (2023高二下·河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自古便饱受疫病之苦,同时在几千年的抗疫史中总结了许多抗疫的经验,对今天的疫情防控有重要借鉴意义。

    材料一:与近现代隔离机制相比,尽管中国古代的隔离措施、隔离方法、隔离观念还比较落后,但早在秦汉时期,甚至更早就已存在的避疫思想、隔离观念……它历经秦汉时期的萌芽、西晋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尽管明清时期国家层面主导的隔离治疫事务有所衰落,但是以民间社会力量为主导的隔离治疫却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官绅协同的模式不仅促进了传统隔离治疫的发展,并为近现代隔离治疫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杨银权《被忽视的传统:中国古代隔离治疫发展述论》

    材料二:随着疫情的频发,从民间到官方皆竭力治疫,但由于医学技术水平所限,往往效果有限,直到清末才略具规模,民国时期较有进步。据1911年7月11日上海《时报》载,当年安徽遭受特大水灾,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皖北灾后患疫百姓众多。在上海华洋义振会会长福开森的号召下,该会于7月初成立救疫队赴皖救治,就诊者纷至沓来,一时应接不暇。该会除施医外,还择极贫病重者再施钱、米,并备牛肉干、牛奶等滋补之品,以助患者速愈。民国初期,每到七八月份,各大城市纷纷成立临时时疫所,免费收治疫病患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慈善团体、民间社团每年均成立时疫救治医院,有上海时疫医院、普善山庄时疫医院等近20家。

    ——摘编自周利成、左力《近代中国的防疫、验疫与治疫》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隔离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并分析意义。
  • 1. (2023高三上·沈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疫灾空间分布表                                                                                                                                                                   

    时段

    频发中心

    频发区及扩展

    220-581年

    长安、洛阳、建康

    扩展到长江干流一线

    581-960年

    长安、洛阳

    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

    960-1127年

    开封

    1127-1279年

    临安

    1279-1368年

    大都

    扩展到两广、云南

    1368-1644年

    京师

    海南开始有了疫病流行

    1644-1911年

    京师

    台湾、东北、新疆也成了疫灾流行区

    ——据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根据材料一、二,针对220-581年和581-960年这两个历史时期,分析指出中国古代疫 灾的时空分布变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 1. (2023高二下·九江期末)  据史书记载,“1587年,京城疫气盛行,(帝)命选太医院精医,分拨五城地方诊视给药,每家给予银六分,钱十文”。一个月左右,“不但贫民得生,且与平民之家更益普济,此天地生成之仁也”。这反映出明代防疫措施(  )
    A . 提高平民的生活水平 B .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C . 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 D . 成为后世防疫的典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