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集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集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
    A . 政府对集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B . 各地的集镇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C . 新兴集镇导致原有集镇的衰退 D . 农业对集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古典建筑被归为美术,被称为“造型艺术”,着重于创造静止的形体美,追求远距离观看的震撼。中国古代对建筑艺术的要求并不是只希望构成一种静止的“境界”,而是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以“清故宫”这组建筑群而论,任何人在中轴线上走一次,“场面”的变换是紧扣每一个进入者的心弦的,前后的“场景”是相互衬托的,但每一“局面”都是令人出乎意料的全新的转变。“对比”的法则运用于“景”与“景”间的交替安排上,高明的布局者常常运用使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手法,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感觉。

    ——据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整理

    材料二  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所以均以宗祠为中心,环围此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徽州古村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浓郁的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综合起来,这是纯粹的农业聚落所没有的,也正是徽商文化的产物。明清学人评价徽商,称其为亦贾亦儒,贾而好儒,咸近士风。

    ——摘编自王星明、罗刚《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古村落》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建筑艺术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州古民居的布局特点和徽商群体的优秀特质。
  • 1. 唐代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北宋时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B . 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C .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 .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 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自汉至宋形成了与欧洲城市完全不同的坊市制。宋以后虽然坊市制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但在重要的城市仍保留了官民居住区分开的格局,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代。这说明坊市制(    )
    A . 具有较浓厚的等级色彩 B . 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C . 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D . 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转型
  • 1. 下列关于我国“坊”“市”与城镇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自周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B . 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C . 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D . 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
  • 1. “云开闯阔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異”(xùn)位。四合院体现了(    )
    A . 体现了长幼有序的设计理念 B . 成为我国各地基本的民居形式 C . 主要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 D . 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
  • 1. (2023·乌兰察布模拟)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12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43

    976

    福建(不含台湾)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72

    1270

    71

    1959

    A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 . 南北区域间贸易往来不断发展 C . 北方集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南方 D . 政府抑商政策趋于松弛
  • 1. (2023高二下·福州期末) 中国古代北方传统村落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经常面临干旱、洪涝、降雪等多元且频发的灾害,治理中总结出“排蓄一体,以蓄为主”的治理目标,并创建出以井、窖等非生态型为主的设施,区别于南方“排蓄一体,以排为主”和以水系、基塘等生态型为主的治理模式。这说明(   )
    A . 自然环境决定村落形成发展 B . 北方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南方 C . 村落建设体现劳动人民智慧 D .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 1. (2023高二下·安徽月考) 有学者引用《新唐书.兵志》对"镇,的记载."唐初,兵之成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并指出镇的分布极不平衡,"两京与太湖流域几乎无镇。而到了宋朝,太湖流域等地区的草市发展成镇,镇官也逐渐由镇将转为"兼烟火公事,的官员。据此可知,宋朝( )
    A .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发展 B . 经济功能成为市镇的唯一功能 C . 政府奉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D . 行政建制发展源于区域间差异
  • 1. (2023·浙江模拟) 下表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

    朝代

    商业发展的表现

    唐朝

    城市商业区城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

    北宋

    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A . 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B .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 . 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