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现代化初步完成于16—18世纪,在政治经济上的主要标志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摩尔主张各国政治现代化道路主要有英法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德意日的法西斯主义和俄中的社会主义三种模式。英国在早期现代化中捷足先登,成为西方最早的原生性(内源性)现代化国家。

    ——摘编自徐浩《自下而上:英国原生性现代化的起源》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精英开始认真关注国际世界。1864—1894年间,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历时30年的洋务运动——同光中兴。不幸的是,伴随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的工业现代化全面失败。随后各种主义和思潮都在中国进行过尝试,都没能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一种代表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全新制度选择,走上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有学者认为,中国和西方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都经历了艰苦历程,他们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各具特点,但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概括中英两国走上现代化的路径特点,并以中英为例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 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近现代的世界,政治不稳定已经成为常态,这是因为民主追求和民主制度安排释放出来的诉求往往无法无天,经常滑落到暴力方式解决争端的境地。究其根源就是缺少法治对民主的约束。这些学者认为,没有秩序就没有民主,而没有法治统治,民主甚至不可能是正义的。

    ——摘编自林毓生《热烈与冷静》

    根据材料,围绕“民主政治的发展”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 1. (2023高一上·玉环开学考) 比较归纳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权利法案》、《1787宪法》、《拿破仑法典》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重要的文献资料,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
    A . 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B .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 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 D . 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 1. (2023高二上·梅州期末) 右图漫画名为“17世纪英王和议会的角力”,对“角力”理解正确的( )

    A . 体现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 B . 是英国历史传统的体现 C . 结束于《权利法案》颁布 D . 导致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 1. (2023高一下·宁德期末) 17世纪,某一国家用不革命的手段声服了专制王权,使议会成内最高的主权,并维持了此后三百多年的政局稳定。该国最有可能是( )
    A . 俄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英国
  • 1. (2023高一下·丰台期末) 17-19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同原因的是( )
    A . 文艺复兴的推动 B . 专制王权的阻碍 C . 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民族危机的加剧
  • 1. (2023高二上·十堰期末)  1689—1690年,英国议会将拨付给国王的永久性收入作了划分:一部分供王室和政府的日常开支,一部分则用于战争等非常财政支出。威廉三世在1695年12月月底召开的议会上,发言说,“目前王室专款的金额无法维持我的正常生活了,你们应该对此表示关注”。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 . 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 B . 君主立宪制受到了冲击 C .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 D . 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
  • 1. (2023高一下·邢台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绘制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任意选取图中世界近代史的两个重要事件,分析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言简意赅。)

  • 1. (2023高一下·咸阳期末)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和上议院再也无权随意动用国库中的钱财,甚至不能向法国借钱。……如果政府破坏了与下议院的友谊,那它将寸步难行;如果无法与下议院达成和解,那就会拿不到一分钱的财政支持”。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 . 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B .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
    C .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 . 王权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1. (2023高一下·银川期末) 世界格局在一定时期内既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它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

    ——摘编自[英]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此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摘编自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1. (1) 材料一中英国当时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欧洲工业的老师”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导致美苏关系敌对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争取世界霸权地位所采取的措施。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该如何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