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青岛期中) 马丁·路德在《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府官员书》中提出,要求全国男女儿意无论贫富一律入学受教,呼吁各邦诸侯及市政管理者大力兴办学校,承担教育组织者的职责。学校要关注世俗事务,培养“长于治国的男子和善于理家的女子”。马丁·路德该主张旨在( ) 
    A . 改革教育内容倡导男女平等 B . 批判等级制度提升民众素养 C . 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D . 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民族国家
  • 1. (2024高一下·泰州期中) 法国历史学家基佐指出,宗教改革“是一次人类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是对精神领域内的绝 对权力发起的名副其实的反抗”。这反映了宗教改革有利于(   )
    A . 破除宗教迷信 B . 推翻君主统治 C . 解放人们思想 D . 缓和社会矛盾
  • 1. (2024高一下·衡水期中) 马丁·路德提出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 )
    A . 有利于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B .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 . 强调教权高于世俗国家权力 D . 为德国统一提供理论武器
  • 1. (2024高一下·邯郸月考) 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信仰自由,政治环境宽松,是欧洲宗教异端人士的重要避难所,也是启蒙运动书籍的出版中心。当地的经济环境优越,对艺术的需求空前高涨,吸引了伦勃朗等众多画家来到这里。在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等城镇,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集市。市镇居民选购艺术品的目光,也从过去比较流行的历史和宗教主题逐渐转向风景、风俗和静物题材。

    —摘编自朱平《文化传播视角下荷兰艺术商业的影响力及其启示》

    材料二: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 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阿姆斯特丹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中后期巴黎社交方式的转变。
  • 1. (2024高一下·邯郸月考) 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一事件( )
    A . 受益于近代科学的兴起 B . 提供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 . 引导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 D . 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 1. (2024高二下·辽源开学考) 宗教改革引起了教义上的争执,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分裂,迫使争论不休的各宗教派别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教会想要获得全世界的垄断地位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宗教改革(    )
    A . 使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 B . 有效提高了大众的识字率 C . 客观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D . 消除了教派间的教义分歧
  • 1. (2024高二下·西宁开学考) 1524年,在德意志自治城市纽伦堡,市政府要求关闭圣奥古斯丁修道院,修道院的所有财产由市政府接管。院长弗里德里希·皮斯托瑞斯于次年结婚,马丁·路德特意写信祝贺,称其从此“走进乐园”。这体现了( )
    A . 信仰自由得以实现 B . 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C . 神学迷信彻底消除 D . 资本主义的发展诉求
  • 1.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诗人海涅对于路德通过翻译《圣经》将加工的德语普及到全国表示惊异,“在不到几年内便普及到 全德意志, 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至今仍通行于德国, 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 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海涅旨在评价( )
    A . 《圣经》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 B . 路德加工使用的德语生动贴切 C . 民族语言对德国统一的重要性 D . 宗教改革打破神职人员的垄断
  • 1. (2024高二下·大埔开学考) 西方传统宗教认为“宗教事是圣事,世俗工作是俗事”,世俗职业不能称“天职”,不具神圣性。马丁·路德指出,鞋匠、农民等和受了圣职的牧师一样,承担了工作的责任。加尔文进一步强调,努力劳作就是履行“天职”,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天职”一词内涵的变化(      )
    A .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B . 体现了民众追求政治上的平等 C . 反映了西方职业观宗教色彩浓厚 D . 表明罗马教会思想专制的瓦解
  • 1. (2024高二上·丽水月考)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道:“上帝所允许的唯一生产方式,并不是要人们经过苦修禁欲主义来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们完成自己在现实中所处的地位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这可以算是他的天职。”据此可知,“新教”提倡( )
    A . 积极入世 B . 教权至上 C . 理性思考 D . 禁欲苦行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