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马克思用利剑一样的语言警告当局:“我们铁面无情,但也不向你们要求任何宽恕。当轮到我们动手的时候,我们不会用虚伪的词句来掩饰恐怖手段。”该文马克思发表于(    )
    A . 《神圣家族》 B . 《共产党宣言》 C . 《新莱茵报》 D . 《法兰西内战》
  • 1. 恩格斯1895年去世前曾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据材料可知(    )
    A . 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丧失信心 B . 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斗争方式应改进 C . 马恩强调无产阶级暴力革命不容质疑 D . 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时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上述经典作家的论述对历史研究的启示在于(    )
    A . 必须把历史现象的个别性与历史认识的规律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B . 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更要重视各历史时期的独特作用 C . 认识到前一个历史时代会对后一个历史时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D . 承认历史发展阶段的独特价值,每个时代的历史都与前代不同
  • 1. (2022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思想的始终。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类来说的生成过程。"……“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材料二:“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一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1. (1) 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含义。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形成的背景。
  • 1. (2022高二上·宁强月考)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即便把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都烧毁,这些书籍中包含的思想仍然会存在,而人民……仍然会按这种世界观来办事。”其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   )
    A . 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B . 已各国政府接受 C . 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 D .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1. (2022高三上·玉溪开学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由此可知,他们(    )
    A . 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原理 B . 提出社会主义基本构想 C . 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D . 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1. (2022高二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1871年,马克思撰文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由此可见,马克思(    )
    A . 旨在创建科学的革命理论 B . 主张发挥工人阶级主体地位 C . 强调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成熟 D . 要求组建强有力的新型政党
  • 1. (2022高一下·荆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正值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阐发了一部政治思想的著作,并将其作为1753年应征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的参评论文。在卢梭的著作中,其影响力仅次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开头便表达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粗略地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和社会全貌——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

    ——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

    材料二:卢梭思想中一些革命的成分,被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卢梭那里已经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马克思由此受到启发,他开始从预设的私有制出发,探索私有制形成的根源。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为了达到合理的理解,又从分工的结果上,即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编自郭芹《浅析马克思对卢梭异化思想地继承和发展》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不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1. (2023·浙江模拟) 恩格斯指出“解决社会问题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社会生产中,因此新的社会制度,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要陷入纯粹的幻想。”据此可知,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最大的症结在于( )
    A . 无产阶级尚未完全觉醒 B .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 . 社会历史发展的局限性 D . 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 1. (2022·柳州三模) 1844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提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学论断,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   )
    A . 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基础 B . 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 . 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阐述 D . 印证巴黎公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