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鼎湖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世界史上的划时代大事使世界历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打破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封闭隔离状态,扩大了世界各民族间相互影响活动范围,从而使世界历史开始形成。哥伦布发现美洲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事件,是当时历史时代发展的需要。

    ——王世珍《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动因和影响》

    材料二 在16世纪以前,除了战争和灾荒年代以外,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是基本稳定的。但是,从16世纪20年代西班牙率先发生物价上涨,继而波及整个西欧,持续到17世纪中叶为止。16世纪末与16世纪初的物价相比,西班牙平均物价上涨了4倍多……;法国物价上涨2.5倍,英国上涨3倍多……。造成这次持续一个半世纪的欧洲价格革命的原因,除了欧洲人口剧增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大量美洲金银流入西欧……16世纪西欧出现的价格革命对于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起着一种催化剂作用。

    ——吴木生《为什么说“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原因、思想原因、宗教原因三个方面分析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动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价格革命在欧洲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价格革命”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公里。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公里

    ——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材料二 50年过后,亚洲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些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物质的成功带来了对文化的伸张。一些比较成功的国家领导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特点。
    2. (2) 提取材料的观点,并结合史实阐述。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月考) 自1895年起,“文明”取代“暴力”成为法国殖民扩张的基石。法国人于贝尔·利奥泰在北非继续实践了这个理念,在摩洛哥推行有限同化政策,承诺尊重当地文化。但实际这种人为的、外力保证的秩序一方面造成整个社会对传统的迷信和崇拜;另一方面,这种强加的传统假定当地的文化劣势,刺激了当地人对欧洲文明的激烈排斥。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文明”取代“暴力”改变了殖民侵略的实质 B . 文化侵略使被侵略民族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C . 文化侵略极大推动欧洲文明向亚非拉地区传输 D . 文化侵略的优越性迫使军事镇压退出历史舞台
  • 1. (2024高一下·深圳月考) 依据材料,提取信息,判断历史时期,进行正确排序。( )

    ①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②我在医神阿波罗……以及所有的神和女神面前宣誓……我将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在任何邪恶之念

    ③因本令之公布,那些由继承,或由其自身权利,或由永佃,或由公簿持有而占有其农地的农奴及妻儿的各种现有农奴制关系和一切相互的权利义务,均应完全停止

    ④本议定书签字国承认有义务在他们占领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既得权利,又在必要时根据为贸易和过境运输的自由而订立的条件保护贸易和过境运输自由的政权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③②①
  • 1. (2024高一下·深圳月考) 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 )
    A . 世界市场的成型 B . 工业革命的冲击 C . 三角贸易的初现 D . 殖民体系的确立
  • 1. (2024高一下·深圳月考) 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议,认为其船队进入香料群岛摩鹿加侵犯了葡萄牙领土,西班牙予以回绝,双方各执己见。1529年,两国依靠地图学和航海经验最终签订条约,划出了一条纵贯太平洋的分界线,纷争暂时得以平息。该条约的签订( )
    A . 是欧洲均势外交的体现 B . 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开始 C . 确立了国家主权的原则 D . 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的认识
  • 1. (2024高二下·东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 12世纪左右,地中海北部和东部出现了严重的农业歉收状况,一些族群特征复杂的民族向地中海世界迁徙,其浪潮席卷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现代学者将这个迁移的人群称为“海上民族”。公元前1207年,海上民族开始以黑海沿岸以及西地中海为根据地,借助武力向东地中海地区迁徙,以寻求新的生存地。在此过程中,他们摧毁了特洛伊城、赫梯帝国、塞浦路斯、叙利亚、巴勒斯坦,最终到达埃及。海上民族大迁徙打碎了一个旧的文明体系,为地中海文明的古老机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建立了地中海文明。正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阵痛,才孕育出腓尼基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文明(爱琴海文明),而这些文明至今仍然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袁指挥《海上民族大迁徙与地中海文明的重建》

    材料二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通往新大陆的航路,从而拉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人口大迁徙的序幕。在这次迁徙过程中,由东向西横越大西洋的移民船队络绎不绝。在17世纪里,仅从不列颠群岛前往美洲的移民就有约25万人,18世纪增加到约150万人。据估计,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这场大迁徙的移民超过1亿。而世界总人口在1500年为4.4亿人左右,1900年为16亿人左右。移民多跨洋跨洲前往新的定居地或暂居地。大迁徙以及应运而生的新国家、新文化和新民族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格局。 

    ——摘编自潘兴明《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上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海上民族迁移相比,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17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的茶叶和其他地区的咖啡、巧克力、糖等物品,取代了长久以来由香料扮演的经济和文化的角色,成为远洋贸易的主要对象,并开始成为欧洲饮食生活中的新宠。这说明( )
    A . 中国商品主导了欧洲的经济贸易 B .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C . 殖民扩张推动了商业革命的发展 D . 西欧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如表为15—16世纪部分时段英国物价指数变化统计表(1451—1500年的物价指数定为100)这一时期英国物价的变化( )

    A . 引起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 . 殖民扩张刺激工农业的发展 C . 导致了封建领主收入的剧增 D . 提升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19世纪前,欧洲列强对非洲的侵略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包括掠夺黄金、贩卖奴隶等。19世纪后,欧洲列强的侵略方式逐渐转变为领土占有和殖民。这一侵略方式的转变( )
    A . 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相适应 B . 源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 C . 以满足资本原始积累为目的 D . 开启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争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5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