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资阳月考) 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各文明区域范围不断扩大,是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也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传播、交流与发展。下列关于文明之间交往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地区
    B .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C . 腓尼基字母向东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D . 汉朝与罗马帝国之间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 1. (2024高一下·资阳月考) 有关古代西欧的某一历史概念,有学者认为其本质上就是一块土地地产,应该当作社会经济生产大方式来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其事实上是半独立的政治实体,通过土地来控制农民的经济生产,实际上垄断经济并掌握司法权。据此判断,该历史概念应是(  )
    A . 市民自治 B . 封建庄园 C . 议会传统 D . 教会经济
  • 1. (2024高一下·资阳月考) 据历史文献记载,波斯帝国建立了以波斯波利斯——苏萨之间的主干道为核心、覆盖帝国全境的御道网络。其中,呼罗珊大道成为波斯帝国与中亚、南亚交通的主干道,它与穿越上美索不达米亚前往叙利亚的传统亚述商路联结,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西段的主干道。这表明波斯帝国的道路建设( )
    A . 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的遗产 B . 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C . 服务于对外军事征服的需要 D . 开辟了亚非之间的新商路
  • 1. (2024高一下·资阳月考) 公元646年1月1日,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由此一场向“法式备定”的大唐帝国学习的社会变革运动全面展开,这场变革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该变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 . 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B . 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C . 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 . 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 1. (2024高一下·资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巴比伦文明也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是世界上最古老 的文明之一、这里土地肥沃,有足够的水资源,为农耕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地利基础。它在面临各种入侵时, 展现出了古文明特有的包容性,这些入侵者并没有成为苏美尔地区的异类,相反,由此产生了一连串伟大 的帝国。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是由坐落在苏美尔的 12 个独立城邦构成的,但是为了争夺彼此的土地财富 和食物,这些城邦之间彼此征伐,征战不休。他们开创了文字、法律、科技、文学等方面的先河,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苏美尔人比希腊人更早发明了国家组织并进行政治活动,并把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城邦概念 传给了西方文明,从而对希腊城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宗教上,毫无疑问,美索不达米亚对希腊世 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美尔和亚述宗教在地中海文明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早期希腊的宗教信仰和 实践必定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这个源头。由于两河流域的军队习惯性使用希腊雇佣军,这使得希腊人 能够将苏美尔人创造的作战技术如方阵技术带入希腊,改进了古希腊军队的作战方式。

    ——摘编自陈恒《美索不达米亚遗产及其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简析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 1. (2024高一下·资阳月考) 罗马帝国在1—2世纪盛极一时,疆域辽阔,统治稳固,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 . 奴隶制迅速发展 B . 与汉朝直接往来 C . 民主制到达顶峰 D . 基督教成为国教
  • 1. (2024高二下·金华月考) 中世纪开始后的数百年间,亚里士多德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尽管其希腊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但在750至900年间,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译自希腊文,一些由古叙利亚文转译。之后,他的著作又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著作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并闻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译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莱多。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 .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 . 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 C .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 D . 希腊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 1. (2024高二下·金华月考) 中国儒家认为“百行孝为先”,而日本武士道在形成之际就将“忠"凌驾于“孝"之上,还强调“义”“仁”“勇”“克己”等武士品质。这说明日本武士道的出现(   )
    A . 适应了日本政治发展态势 B . 否定了中国的儒家文化 C . 意在阻滞中华文化的传播 D . 冲击了神道教信仰体系
  • 1. (2024高二下·金华月考) 有学者在论述某亚欧游牧民族迁徙时指出,阿富汗地区丧失了希腊化特征,亚历山大远征在这些地区所留下的最后的遗迹被消除了;帕提亚的伊朗暂时承受了震动;从甘肃被赶走的部落已经在喀布尔和印度西北部建立起一个意想不到的帝国。该游牧民族是( )
    A . 匈奴 B . 蒙古 C . 阿拉伯 D . 大月氏
  • 1. (2024高二下·金华月考) 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古代长篇叙事诗,反映人类童年时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史诗是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对我们了解早期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关于史诗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吉尔伽美什》叙述乌鲁克国王的活动,反映古埃及人民对生命的态度 B . 《摩诃婆罗多》源自民间口头创作,集中反映古代印度人民生活和文化成就 C . 《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3世纪,是基辅罗斯时期杰出的文学作品 D . 《天方夜谭》源自民间古埃及和古希腊的民间传说,《神曲》深受其影响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