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卡德纳斯执政期间,成立了墨西哥夏季语言培训班,致力于在土著社区普及西班牙语,强化国民教育,此外还建立了合作社与车间学校,推动土著社区工业化发展。这些措施( )
    A . 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 . 强化印第安人的国家认同 C . 促成墨西哥基本实现工业化 D . 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殖民主义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侵略、占领和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粉碎当地文明的基石——印加帝国时期四通八达的大多数道路,只剩下岩石和荆棘;巨大的公共工程大部分随着岁月而消失,或被抢夺者毁坏;成百成千的印第安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同众多的奴隶混在一起,被抛到西班牙人的矿井中从事粗笨的、累垮人的采掘劳动。西班牙人还规定了印第安妇女服装样式和发式。当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试图起步时,英国人又向他们举起了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双面魔镜,就像后来的美国人挥动的民主自由变色旗——有利的一面总是朝着自己。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利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材料二 拉美一体化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拉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组成一个联邦”的思想。他主张“把整个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用统一的渠道使各个部分同整体相连”,他认为拉美各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共同的事业、原则和利益”,这是拉美实行一体化的依据。在其努力下,1826年6月22日至7月25日,美洲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巴拿马举行。西蒙·玻利瓦尔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团结、联合、统一和整体论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思想的伟人,是拉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者和积极推动者。

    ——摘编自洪国起《玻利瓦尔主义与拉美一体化》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墨西哥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二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但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编《制造奇迹》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摧毁传统文化的方式,并结合所学指出拉美文化发展演变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拉美一体化”能够实现的条件,并指出“拉美一体化”的具体诉求。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不同时期为捍卫自由贸易而成立的国际组织。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现了北极圈内邻近挪威的斯瓦巴德群岛,之后该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不断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在国际联盟积极倡导下,18个国家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享有该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享有自由进出、居住以及开采矿产等权益。这反映了( )
    A . 国际联盟权威性加强 B . 北极资源开发实现和平共享 C . 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 D . 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认同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1450—1650年之间出生的被认为有资格收录到《科学家传记词典》之中的欧洲科学家,大约87%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如表为其中的代表。据此可知当时( )

    科学家     

    国别

    领域

    大学就读或任教

    哥白尼

    波兰

    天文学

    克拉科夫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就读

    布鲁诺

    意大利

    数学、天文学

    在里昂、图卢兹哆嗦大学任教

    伽利略

    意大利   

    天文学、物理学

    比萨大学就读、任教

    牛顿

    英国

    物理学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读

    A . 大学为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B . 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 C . 科学革命突破自然科学范畴 D . 基督教会已退出大学舞台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如图为2018年大洋洲、欧洲等地区的区域内、外出口占本地区总出口的比重(%)。据此可知,当时( )

    A .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 . 各洲一体化程度差别明显 C . 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D . 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降低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和估算,自从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历次战争掠夺、盗掘及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多达100余万件。中国的文物主要流失到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国家。

    ——王开玺《圆明园三百年祭下》

    材料二 

    (2023年,十二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重聚圆明园,距离上次的离别已时隔163年)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从“文物的流失与回归”“文物的传承与保护”中选择一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如图是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漫画。对该漫画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

    A . 宣告世界分裂为两个对立阵营 B . 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 C . 揭露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实质 D . 美国希望与西欧实现合作共赢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移民进行文化测验的法案。雷蒙德·埃文斯就此事创作了漫画《美国城墙》(见如图)。该漫画反映出( )

    注:漫画旗帜上的文字为“自由土地”,城墙上的文字为“文化测验”,漫画底端的文字为“由国会议员伯内特提出”“山姆大叔:欢迎你们一假如你们能够翻越的话”。

    A . 美国存在排外主义倾向 B . 欧亚移民的文化水平较为落后 C . 移民涌入阻碍美国发展 D . 美国科技落后急需高科技人才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欧洲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黄金和白银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神秘感。用金线织成的布匹和壁毯在光照下熠熠生辉,黄金和白银让雕像写油画大放光不,金银制成的徽章、珠宝和餐具述说着贵族与生俱来的美德“这历史现象(  )
    A . 刺激了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 B . 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 C . 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D .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美国社会学家认为:人口迁移并非完全育目无序的流动,而是进循一定的规律的。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是指原居地(或者国家)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种种排斥力,它可以是战争、动乱、天灾、生态环境恶化等对某一地区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因素,也可以是某一小群体遭避的意外或不幸。拉力因素则是指移入地(或者国家)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可以是大量呈现的新机会,也可以是仅仅对于某一小群体的特殊机遇。

    ——摘编自光持《“推—拉”合力:从社会结构视角看马来亚华人移民变迁》

    请以“人口迁移动力”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