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南京开学考)  1980年12月建成的中山温泉宾馆,是广东省首家引进外资兴办的现代化宾馆。宾馆率先引入港澳酒店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工资机制,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在当时引起全国极大反响,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材料反映出当时( )
    A . 城市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 . 对外开放层次的日益深化 C .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开始建立 D . 原有经济体制逐渐打破
  • 1.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1978年10月,国务院在四川选择了6家企业开始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到1980年底,扩权试点企业增加到6600家,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总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商业系统扩权试点企业,1980年为8900家,占商业系统独立核算单位的50%。通过改革(   )
    A . 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B . 我国建立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 C . 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和经营活力 D . 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1.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1983年,一些人视特区为异端,怀疑“特区姓‘资’不姓‘社’了”。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字“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邓小平又到深圳等南方城市视察。这两次南方视察的共同点是( )
    A . 促成经济特区的设立 B . 实践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 . 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 D . 促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这七年中,我们先用三年的时间巩固了人民政权。紧接着,又用四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下,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进行了156项重大工程建设,到1956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兴旺局面。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一时期新中国在政治制度建设和外交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中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三个峰值出现的推动因素。
  • 1. (2023高一上·新乡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并不断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地调整发展民营经济的各种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了许多支持与引导民营企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有关部门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为民营经济更加深入与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已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王晓琦《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初探》

    材料二  1979年,我国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1%;2006年,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已经超过了5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摘编自朱艳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理性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意义。
  • 1. (2024高一下·献县开学考) 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表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

    世界排名

    1980年

    4 545.6

    1%

    2005年

    183217. 4

    5%

    第四位

    2021年

    114万

    18.5%

    第二位

    经济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B .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C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D . 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 1. (2024高三下·安徽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9年,全国城镇待业人员接近2000万人,这是建国以来待业人数及其占人口比重数额的最高峰。4月,北京市制定了《关于改革招工办法的规定》。7月,全市实行招工考试,在传统的“统包统配”分配方式上打开了一道缺口。此后,北京市又发布了《关于招收退休、退职工人子女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实行新的退休、退职条例后,北京市1979年全年有21万名职工退休、退职,这一年通过退休顶替的方式安置了3.4万人,占已安置待业青年总数的9%。

    在就业、生活服务等各方面的压力下,党和政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从1979年4月起,九个月安置了18700多人参加各种不同的生产服务合作社。对于有城镇正式户口的待业青年和退休职工申请个体经济开业时,简化手续,并积极提供帮助。1983年个体户从业人数相较于1982年增长了3.3倍。北京市劳动服务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对待业青年进行就业前技术培训,安置时择优录用。这些新就业人员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批事无人干”“大批人无事干”的问题得到缓解。

    ——摘编自刘露《改革开放初期北京解决失业问题之探析》

    1. (1)  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北京市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主要举措。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北京市解决青年失业相关举措的积极作用。
  • 1. (2023高二上·新余开学考) 1985年,天津市十二个工业企业试行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经济承包;企业内部职工实行“包”“保”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针对薄弱环节、关键工序实行单项经济承包。这些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A . 以激发企业活力为出发点 B . 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 . 推动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 D . 缩小了我国城乡间的差距
  • 1. (2024高二下·梅河口开学考)  1986年初,民政部门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基层管理,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并于1995年制定《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随之在全国推行。城市治理的发展( )
    A . 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B . 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C . 实践了依法治国方略 D . 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湖北红旗电缆厂创建于1968年,是宜昌市最早的一面“技术红旗”,生产的“双益”牌电缆驰名中外。2000年重组成立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集产销研为一体的股份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红旗电缆厂的发展历程反映的是( )
    A . 社会主义改造 B . 国营企业改制 C . 个体经济发展 D . 融入全球市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