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黔江月考) 下图所示是1983年3月2日《人民日报》的版面截图。这反映出( )

    A .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C . 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 D . 对外开放层次的深化
  • 1. (2023高一上·西安期末) 标语、口号、歌谣往往打上了时代的印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走合作化道路”

    ——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

    “工业学大庆”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其他部门学习大庆油田的经验,“工业学大庆”的口号从此在全国传播

    “农业学大寨”

    ——1964年,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81)”

    ——80年代初,中央在农业改革中提出此口号,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邓小平1986年8月在天津视察过程中提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

    ——摘编自《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

    依据上述材料,确立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1. (2024高三下·上饶月考) 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与1952年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基本结构相似,民族区域“自治权”部分从11条增至28条,新增部分主要涉及招工、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外贸、流动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 . 经济建设成为国家工作重心 C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D . 基层民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
  • 1. (2024高三下·上饶月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所谓的“脑体倒挂”现象,即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者,收入远远大于从事复杂的科技工作的脑力劳动者。该现象反映出(    )
    A . 知识分子的地位有待提高 B . 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活跃局面 C . 人们的就业理念发生转变 D . 传统城市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 1. (2024高二下·广丰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份

    公路兴修简况

    1912年

    张銮倡建的江苏省南通唐闸至天生港公路(长6公里),南通至狼山公路(长10.37公里)开始修建,由民间商人集资,并于1916年修通

    1913年

    湖南省兴修长沙至湘潭公路长50公里,1921年竣工

    1915年

    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指挥工兵修筑广西冠(宁)武(鸣)公路长42公里,1919年通车

    1917年

    谭浩明用军饷招工修筑龙州至水口公路,长33公里,1919年通车。为参加一战,北洋政府为军用而开辟了张家口至库伦运输线,全长1930华里

    1927年

    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

    1932年

    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奉命督造苏,浙、皖三省联络公路,仿照国外中央贷款筑路办法,筹集基金,贷给各省作为补助筑路之用,并组织三省道路专门委员会统筹规划工作在浙江溪口召开了苏,浙、皖,赣、鄂、湘,豫七省公路会议,除确定七省的督造路线外,还将陵,甘、青等省和赣、粤、阏边境的重要公路纳入督造之列,在西北地区,修筑西

    1932—1936年

    (安)兰(州)公路和西(安)汉(中)公路,使陕、甘、川三省交通得以连贯。据统计,痘至1936年6月中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7300公里

    ——根据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公路史》编制

    材料二  2003—2015年中国公路兴修情况示意图

    ——根据张雪永《现代交通运输史》编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公路建设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民政府时期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公路建设的不同之处。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试点中,“扩权”导致自主企业不受产权和市场竞争的约束,部分企业竭力利用制度漏洞,以损害社会利益的办法去谋取少数人的利益。于是,1980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计划经济起主要作用,市场调节从属于计划经济。这说明我国( )
    A . 经济体制改革严重受阻 B . 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方针 C . 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D . 国情不适合发展市场经济
  • 1. (2023高二上·洛阳期末) 下表反映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基本脉络。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 )

    项目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005—2009年

    2010年后

    城市发展导向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市群推进城镇化

    城市交通特征

    人多车少

    车多路少

    路多、拥堵增多

    方式增多、服务少

    治理策略

    自行车出行

    增加道路供给

    出行需求管理

    合作治理

    A . 城市化与交通发展相互促进 B . 城市发展导向面临调整 C . 交通落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D . 交通治理思想比较落后
  • 1. (2024高三下·渝中月考) 图 1所示是1983年3月2 日《人民日报》的版面截图。这反映出( )

    A . 现代企业制度的创建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C . 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 D . 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
  • 1. (2023高一上·淄博期末) 1979年1月28日,《解放日报》恢复刊登商品广告,介绍戏剧服装和“人参补酒”。3月15日,《文汇报》刊登了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广告。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广告。这反映了当时(   )
    A . 广告成为企业营销主要手段 B . 经济运行环境发生变化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D .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 1. (2024高一下·西宁开学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33116亿美元,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主要得益于(   )
    A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 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紧密合作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