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梅河口开学考) 1977 年 9 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 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 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这表明邓小平(   )
    A . 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 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 .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 .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1. (2024高一下·炎陵开学考)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出现在( )
    A .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B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 D .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 (2023高三上·湖北月考)  邓小平指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这两个转变”(  )
    A . 奠定了改革开放战略的理论基础 B . 提高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
    C . 构建了中西全面交流的价值体系 D . 着眼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因素
  • 1. (2023高一上·丰台期末) 下列“笔记卡片”的内容整理自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据此可知,该会议是( )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 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四大
  • 1. (2023高三上·河北期末) 1978 年陈云提出,生产和基本建设都不能有材料的缺口,“各方面都要上,样样有缺口,表面上好看,挤来挤去,胖子挤了瘦子,实际上挤了农业、轻工业和城市建设”。其意在强调( )
    A .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 保证生产资料的供应 C . 改革旧经济体制 D . 要协调经济比例关系
  • 1. (2023高一上·上饶期末)  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辉煌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见下表)

    一、GDP赶英赶美

    二、交通路网里程世界第一

    三、移动支付震惊国际

    四、教育全民普及化

    五、中国企业屹立全球

    六、中国制造、世界工厂

    七、资本市场空前繁荣

    八、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九、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十、体育产业走向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C”位轨迹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 1. (2024·)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犹豫、反对、抵制,认为文章是“砍旗”、“丢刀子”,是“方向性错误”。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毛泽东思想影响深远 B . 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C . 党中央思想尚未统一 D . 思想解放阻力重重
  • 1. (2023高一上·广丰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近百年的中外关系史看,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与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是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看,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张海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的结论》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角度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角度及内涵;解读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1. (2024高三下·模拟)  图为1978-2016年北京市劳动者报酬占CDP比重(单位:%)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 .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 (2024高一下·河南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中国的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81.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8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8.8%,赶超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的贸易对象遍及全球,已经扩展至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秦迪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动及其优化研究》

    材料二  目前,我国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主,很多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此外,虽然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是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不高,仍然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这些都将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此外,近年来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摘编自陈相芬《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浅析》2011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1978年至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