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南宁月考)  1924年4月初,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制定了农民运动计划,组织了农民团体,开展农民运动。5月初,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又议决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以“辅助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进行农民运动”。这反映出( )
    A . 国民党极力推动“训政” B . 土地革命的蓬勃开展 C . 工农联盟的政权逐步建立 D . 新三民主义得到贯彻
  • 1. (2023高一上·佛山期末) 1926年12月,湖南农民协会成立。1927年4月,农会会员由成立初的40万发展到518万;湖南75个县中有58个县建立了农会,组织起来的农民建立了武装。这(   )
    A . 得益于北伐战争的推进 B . 促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C .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 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建立
  • 1. (2023高一上·莆田期末) 1924—1927年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巨大的力量主要表现在( )
    A . 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B . 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 C . 促进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中国共产党在某一议决案中提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这一议决案( )
    A . 对革命形势缺乏准确的判断 B . 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 C . 推动中共中央转移工作重心 D . 推动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 1. (2024高一下·万州开学考) 1926年5月,毛泽东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讲授中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并引导学员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农村斗争,注重农民运动理论与方法的教授。当时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
    A . 利于开展农民运动支持国民革命 B . 推动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C . 增强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D . 利于提升农民群众的政治素养
  • 1. (2023高一上·山西期末) 1926年10月以后,湖南、湖北逐渐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其中,湖北在极短时间内筹备县农协22个、乡农协3160个,会员超百万人。与此同时,豫、陕、川、直、赣、浙、苏等省参与农协的会员也逐渐发展到900余万人。这反映出( )
    A . 革命形势发展影响了农民运动 B . 农民阶级已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 . 中国民主革命道路出现了转移 D .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日益壮大
  • 1. (2024高一下·西宁开学考)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 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 B . 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 C . 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 D . 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
  • 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1924年7月,孙中山说:“多数农民如果能够结成大团体,就有力量可以讲话”,他以广州沙面工人罢工胜利为例,指出:“列强因为看见工人是很坚固的团体,所以不敢再压迫,便要同工人讲和。”因此,农民“如果要以后不被人欺负,便要从今日起结成团体”。这表明孙中山(   )
    A . 主张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政权 B . 积极投身于土地革命的宣传工作 C . 将农民阶级视为大革命的重要力量 D . 认为大革命要以农民运动为中心
  • 1. (2024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邮票中的党史

    图1  1932年发行的中华苏维埃邮票,图案是地球上飘扬着一面旗帜,旗帜上有五角星和镰刀锤头。

    图2  晋绥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的陕甘宁边区“农耕图”邮票,图案为一位农民正在赶着牲畜耕地。

    图3  1949年发行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邮票。最左面为两个解放军战士在毛泽东旗帜下进军,右方是淮海战役的作战地图。

    解放区邮票是指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或解放区的人民邮政发行的邮票,也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大行政区发行的邮票。由于解放区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控制区,因此所发行的邮票也称“红色邮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邮票中的党史”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 1. (2023高一上·宁南期末) (2分)“清庭虽覆,而我竟陷于为列强殖民地地位矣”“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也”。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利于(  )
    A . 结束清朝专制统治 B . 反对军阀复辟帝制 C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 稳固抗日民族阵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