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反应

    鸦片战争

    新思想萌发、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玄革命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危机与反应”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信息,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 (2024高一下·月考) 关于辛亥革命的发生,部分学者提出了下列观点。由此可见(    )

    学者

    观点

    张鸣

    辛亥革命是由偶然因素促成的,是一场意外。以后来的历史来看,立宪的变革,就是非革命的变革对中国显然更好。

    姜义华

    辛亥革命的真正动力,其实是作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精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天下国家责任伦理。

    杨银权

    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

    沈渭滨

    晚清近50年的“自改革”,特别是最后十年“渐进的改革”,为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A . 历史真实面貌无法被认识 B . 历史评述并没有客观标准 C . 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D . 历史事实存在着多元解释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朱老总”是公认的中国红军之父,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1909年初朱德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8月从特别班提前毕业,10月参加云南“重九起义”,树起了“汉”字大旗;1915年得蔡锷将军密信,带兵在蒙自通电全国,宣布讨袁。在这一段经历中,“朱老总”参与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

    朱德任支队长时的照片

    A . 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 B . 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 C . “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 D . 直奉战争和“中原大战"
  • 1. (2024高一下·开远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政治变革。与前两次政治变革相似,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任务,两次政治危机的爆发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导致近代中国进入了十年军阀混战的时期,共和理想破灭。     

    ——摘编自周泉《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根本困境及启示》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也是一次文化革命,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革命。辛亥革命后,服饰纷呈,西装东装、汉服满服,应有尽有。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大力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传统的婚姻习俗和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在教育方面,平民教育、美感教育、科学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摘编自冉妇《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探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任务”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也是一次文化革命”的理由。
  • 1.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 B . 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 . 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 D . 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 1. (2024高一下·西宁开学考)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 .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1. (2024高一下·丰城开学考) 有历史学家认为,辛亥革命“在缺少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忽然到来,匆匆催生了民主共和,却不可能为这个崭新的共和国准备下新型的官员和现代公民,仍然上演着皇帝时代为王牧民的官员与千百万草民的旧戏”。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
    A . 君主专制制度仍留有残余 B . 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 C . 彻底批判旧思想的必要性 D . 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变革
  • 1. (2024高一下·丰城开学考)  近代以来,面对中国社会的沉沦,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贫弱的祖国前仆后继,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20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属于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使中国( )
    A .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B . 建立了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 C . 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 D . 人民经受了民主共和的洗礼
  • 1. (2024高一下·河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 我们可以运用这种理论,来观察近代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各个不同的历史转折。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的某一历史事件并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 1. (2024高一下·炎陵开学考)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主要是因为孙中山 (    )
    A .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 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 第一个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 . 最先发动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