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  《平定台湾得胜图》描绘了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1786-1788年)平定台湾的战争场面。如图为其中的一幅《渡海凯旋》,该画作( )

    A . 是研究清朝军事实力的第一手史料 B . 突出彰显了清朝海军近代化成效 C . 佐证清朝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历史 D . 折射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1. (2024高一下·襄汾开学考) 清朝君主对于中原内地而言是皇帝,对蒙古而言是大汗,对满洲而言是族长,对西藏而言是文殊菩萨转 世,等等。说到底,皇帝并不只是某一区域的内部统治者。这反映出清朝( )
    A . 开放包容的宗教政策 B . 地方管理体制的多元化 C . 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1. (2023高二上·嘉兴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严行保甲之法,与乡约正副共相覈举,正合今十六条规式……保甲一法,最为善政,无事可以敦教化、厚风俗,有事可以联守御、修兵防,但各城乡举行未力,今日急务。……里甲长有盗即举,不举而盗发,或甲内人有盗及外盗藏甲内者,甲长与之同罪。一值有警,只照保甲挨察其家某人夜出于某处干某事,某家夜宿某外人从某处来干某事,讯问明确,如或隐蔽事发,十家同罪。

    ——廖腾煃修,汪晋征纂《康熙休宁县志》

    材料二  1.如果没有从国王购得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凡从国王购得执照者可以国王的名义,出售这种执照,讨价高低,悉听其便。

    2.如果自己没有从事手工业的本领,如果又不是匠师的儿子,任何羊毛织工及任何其他人,在巴黎地方的界限内,不得拥有作坊。

    ⋯⋯

    31.任何人在织造布匹时不得在真正羊毛中夹杂着羔羊毛,倘使这样做,每匹需付10个“苏”的罚款,一半归于国王,一半归于会长与陪审员,以酬他们的勤劳。

    ——《巴黎羊毛织工行会章程(13世纪)》

    材料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力争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健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保甲之法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简述清代在基层组织和基层教化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世纪西欧行会组织的主要职能,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国王的关系。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意义。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如表为元明清黄帝陵祭对比一览表,该表可以用来证明(    )

    朝代

    统治时间(年)

    祭祀次数

    频次

    98

    0

    /

    276

    14

    19.7

    268

    30

    8.9

    A . 民族文化认同决定了王朝的兴衰 B . 民族矛盾是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 . 王朝的长短取决于民族文化政策 D . 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努力
  • 1.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18世纪50年代,乾隆帝出兵西陲平定新疆割据势力,结束其自元末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 新疆 自此永入中国一统版图。”清朝为巩固这一成果的重要举措是( )
    A . 建行省以加强管辖 B .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C . 设理藩院进行统治 D . 改土归流以强化对各族管理
  • 1. (2024高一下·济宁开学考) 下表为康熙和雍正时期清政府配置的台湾府文武官员人数。 由此可推测清朝逐步( )

    时期

    文职官员(人

    )

    水师武职(人

    )

    陆路武职(人

    )

    总计(人)

    康熙时期

    19

    98

    45

    162

    雍正时期

    34

    40

    72

    146

    A . 削减政府财政支出 B . 提高台湾自治能力 C . 贯彻崇文抑武方针 D . 加强台湾内陆治理
  • 1.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 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
    A . 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 B . 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C . 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D . 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 1. (2024高一下·浙江开学考) 乾隆帝曾指示大将军福康安,一定要妥立章程,以改变西藏各项制度废驰,地方官员舞弊、擅权的状况。于是,福康安与达赖、班禅及西藏地方官员共同议定了章程。这个章程颁布的意义是(   )
    A . 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B . 设置理藩院掌管蒙古、藏族等民族事务 C . 西藏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D . 明确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 1. (2024高三上·浙江期末)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帝)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施琅)议善后事。……琅疏言……若弃其地、迁其人……红毛(荷兰人)……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下列项中,与上述记载不符的是(   )
    A . 康熙设立台湾省管理一府三县 B . 开发台湾利于两岸之间的联系 C . 台湾地理位置关系到沿海安全 D . 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
  • 1. (2024高三上·浙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明时期)中央王朝的治藏方针往往通过西藏地方政权来贯彻,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极易导致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得不到贯彻或达不到预期效果。1717年准噶尔部突袭拉萨,虽然最终被清军击败,但其势力始终威胁西藏。西藏地方政权内部也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雍正皇帝因此决定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办理前后藏一切事务。1791年廓尔喀入侵西藏,驻藏大臣一方面向清廷奏呈战争情况,另一方面协调西藏地方与进剿清军的关系,督办粮饷。战争结束后,驻藏大臣又协助制定《藏内善后章程》(经清王朝批准后颁布实施),并劝导西藏地方政权减免赋税,请求中央王朝赈恤。当西藏发生疫情时,驻藏大臣又下令建房安置,捐款购买药品等安抚民众。此外,驻藏大臣还协同达赖喇嘛等处理一般事务,并经常协调西藏地方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化解各种矛盾。

    ——摘编自陈柏萍《清代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59年9月,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先后作出《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决议》《西藏地区减租减息实施细则》《关于西藏地区土地改革的实施办法》等重大决议部署。百万农奴和奴隶从封建农奴制度的枷锁中被解放出来,获得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获得现代意义上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公民权利。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宣告西藏自治区成立。

    ——摘编自余志坤《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设置驻藏大臣背景及其职责,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政治前提,并分析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新中国治理西藏的相似之处,以及政府进行地方治理时应考虑的因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