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宁波期末) 下图是辽国境内中原型、契丹型墓葬分布情况示意图。与这一现象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制度是(    )

    A . 南北面官制 B . 猛安谋克制 C . 四等人制 D . 行省制
  • 1. (2023高一下·宁波期末) 《辽史•营卫志》记载,“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种田或打猎)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辽朝因此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 
    ①保持本民族的“猛安谋克制” 
    ②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 
    ③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 
    ④中央机构既有汉式官称又有本民族官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 (2023高二下·锦州期末)  随着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辽确立了一种“因俗而治”的管理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制度是(  )
    A . 四等人制 B . 南、北面官制 C . 猛安谋克制 D . 行省制度
  • 1. (2023高一下·拉萨期末)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一统”的追求始终未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何尊(如图)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 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东)都于天下的中心(雒邑),“余其宅兹中国”(我且安顿在这个称为中国的地方)。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材料二秦统一时,中国南部的人口基本上不属于华夏人群,所以秦朝在当时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辽、夏、金、元等各王朝都是多民族政权,都进行了大幅度的社会改革,适时转型发展,实行了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点的政治治理制度和民族政策,特别是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方面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从秦到清,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中国,其幅员又扩大了许多。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 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摘编自甘阳、侯旭东主编《中国史八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内涵及其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当时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理由,并列举辽、夏、金、元在制度创新方面的杰出贡献。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 1. (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 元末,确立辽金宋“三国各与正统”修史方案,三史分修;此后,辽金“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而争论不断,直至清乾隆钦定《辽史》《金史》为中国正史。“宋辽金三史的正统体系”始终未被颠覆。这说明(  )
    A . 修史对君臣大义的坚守 B . 华夷之辨的演变轨迹
    C . 以史为鉴修史观的形成 D . 华夏一体观逐步强化
  • 1. (2023高二下·宿迁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猛安谋克制度产生于女真族统一各部和伐辽的战争时期。猛安谋克平时耕种、捕鱼、射猎,战时壮者为兵。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猛安谋克担负着率兵打仗和掌管生产、征收赋税等职能。作为一种官职与爵衔,猛安与谋克均可世袭。迁入中原后,有的猛安谋克户相继成为游手好闲“惟酒是务”坐享其成的剥削者、封建地主。贫者出卖土地,折芦编席谋生。有的猛安谋克户不适应中原环境,为贼为盗。 

    ——摘编自王景义《论金代猛安谋克制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以往研究猛安谋克制度主要运用文献史料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对全国范围内出土的大量的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却缺乏足够的研究。金代猛安谋克印的印文,以及印背、印侧的字款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还可以补充订正《金史•地理志》《金史•百官志》《金史•兵志》的不足和谬误,并证明汉字在金代广泛的使用程度。在当前已经发现的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研究成果中,存在不严谨、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存在抄袭、误记、以讹传讹的现象。即使在成果较为突出的辑录梳理研究中,也有较多纰漏,尚缺少对其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工作。 
    ——摘编自王禹浪、寇博文《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研究述评》

    1. (1)  据材料一概括猛安谋克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在金入主中原后产生的消极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猛安谋克官印的史料价值。针对当前金代猛安谋克官印的研究现状,请提几点合理建议。
  • 1. (2023高一上·济南期末) 辽朝统治了以东北地区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在经济管理模式上,“汉族、渤海人及其他一些被征服的农耕民族仍以农业为主,契丹及其他有亲缘关系的草原民族仍以游牧和渔猎为主。”与此相应,辽在政治上实施南北面官制度。这些措施反映出辽的统治特点是(   )
    A . 因俗而治 B . 民族分化 C . 和同一家 D . 礼法并用
  • 1. (2023高一上·西安期末) 《金史·兵志》记载:“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据此可知,早期的猛安谋克(  )
    A . 是军政一体的部落组织 B . 是对中原政治制度的创新 C . 扩大了金朝的统治基础 D . 推动了金朝的封建化进程
  • 1. (2023高一上·天津市期中) 据《辽史》记载,辽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由此可知辽国的南北官制度的特点是( )
    A . 强化中央集权 B . 注重经济发展 C . 实行因俗而治 D . 民族歧视政策
  • 1. (2023高一上·永寿月考)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 . 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B . 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C . 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D . 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