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金熙宗将融合女真之礼的礼制推行至金朝全境,并要求“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岂能致一”。金熙宗此举意在( )
    A . 完善金朝官僚体系 B . 构建统治合法性 C . 推动理学的世俗化 D . 促进女真族汉化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金世宗在位时,施政仁德,政治清明,得到史书与历代名家认可。朱熹称赞“他能尊行尧舜之道,要做大尧舜也由他”。又说:“他岂能变夷狄之风,恐只是天资高,偶和仁政耳。”这反映出( )
    A . 南宋时民族矛盾的缓和 B . 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C . 金统治者照搬汉族政治 D . 理学蕴含唯物辩证思想
  • 1. (2024高一下·丰城月考) 《辽史》记载:“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从中可以看出辽朝的职官设置( )
    A . 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 B . 采用宋朝的行政架构 C . 削弱了契丹族的地位 D . 消除了民族间的差异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随着军事扩张,金统治者将夺取的大量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久以后,谋克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上述现象(   )
    A . 加强了金的统治力量 B . 增强了女真族的军事力量 C . 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 D . 促使女真贵族生活的堕落
  • 1. (2024高一下·潮阳月考) 据《文昌杂录》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问大臣“自古帝王英武为谁耶?”大臣对曰“莫如汉高祖”。太祖又问“将相勋臣孰为优?”,大臣对曰“萧何”。于是太祖遂将耶律氏改为刘姓,其皇后赐姓萧氏。这体现了(   )
    A . 民族间的相互学习 B . 中原文化的向心力 C . 辽代承袭汉朝典制 D . 多民族政权的对峙
  • 1. (2024高二下·青岛期中) 中国古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

    1. (1) 以上三幅图是秦、隋、元三个朝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示意图。请分别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2. (2) 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的分布与政治、经济(包括人口数量)等有密切关系。从秦到元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南北密度分布有何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具体原因。
  • 1. (2024高二下·邢台月考) 图3所示为考古出土的西夏文物—西夏文《论语》(左)、西夏文佛经(右)。由此可知,西夏( )

    A . 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征 B . 主流思想与北宋无异 C . 与印度存在着直接交流 D . 把佛教当作官方宗教
  • 1. (2023高二下·自贡期末) 材料女真建国之初,实行女真官制。 1135年金熙宗即位后,起用降金宋臣,仿照唐宋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尚书省最高长官尚书令之下设左、右丞相,未沿袭唐宋之制设左、右仆射。在地方上,州县制与猛安谋克制(军政合一性质)并行,把汉人的路、府、州、县制向全国推广,设官统领,明确职责,逐级上达,建立了一套组织严密的地方机构,逐步缩减猛安谋克。“诏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统一了南北选的考试内容,并正式实行三年一试和乡、府、省三级考试制度,逐步将科举制度推行全国。此外,又增设了“专经、神童、法律三科为杂科”。建立了对官员的廉察制度,及时掌握官吏任职期间的情况。在选拔和使用官吏时不分民族和尊卑,惟以才能为重。参考唐律和宋辽法制定金朝第一部成文法《皇统新制》,促进金朝社会的封建化。

    ——摘编自赵永春《论金熙宗的改革》

    1. (1) 根据材料,概括金熙宗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熙宗改革的影响
  • 1. (2023高一上·抚州期中) 《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一制度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
    A . 辽朝统治区域人员较为复杂 B . 契丹与各族间的矛盾尖锐 C . 传承契丹族历史文化的需要 D . 南北政治经济模式的差异
  • 1. (2024高一下·辽宁月考) 据宋人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南枢密、南宰相”。这一官制对应的政权是( )
    A . B . 西夏 C . D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