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德州开学考)  考古学家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村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了锄形器、铲形器、刀、砍砸器、盘状器、长条器、锛、石斧等十几种器物。这可以用来说明该地( )
    A . 铁制农具的出现 B . 阶级分化的加剧 C . 原始农业的发展 D . 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 1. (2024高二下·南阳开学考) 新石器时代,江淮地区用玉器随葬比较常见,玉器中除珠、管、饰外,镯、环、璜、玦较多,此外还有鱼、龙、鹰等特殊器形。在凌家滩、薛家岗遗址中出土大量玉器,其墓葬中存在随葬用玉不等的现象。据此可知( )
    A . 崇玉佩玉葬玉深受先民喜爱 B . 江淮玉器制作技艺领先其他地区 C . 新的社会行为规范正在形成 D . 遗址应处于早期奴隶制国家时代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据考古发现,北京人所使用的石器,大致可分为砍砸器 ,刮削器和尖状器,分别用于制造木器、分割肉食和砍凿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
    A . 最早使用并制造工具 B . 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C . 实现了早期社会分工 D . 生存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 1. (2023高一上·江门月考)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 . 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 .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 . 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 . 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 1. (2023高一上·江门月考) 上海良渚文化墓葬群出土了许多玉饰品,如T27M2墓墓主几乎从头到脚都被玉饰品包裹起来了。但是大量同时期的成年死者墓中,没有任何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
    A . 阶级分化明显 B . 玉器已成为常用器物 C . 社会经济繁荣 D . 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 1. (2023高一上·广东期中)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
    A . 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 . 形成国家初始形态 C . 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 . 进入早期国家时期
  • 1. (2023高一上·广东期中) 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
    A . 考古发掘 B . 史书记载 C . 神话传说 D . 学术论著
  • 1. (2023高一上·湛江期中)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粟、黍被引入川西北高原后,迅速扩散至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东缘,成为当地主要作物。此外,水稻引入后,在成都平原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成都平原和云贵高原北部的遗址呈现出稻、粟、黍的作物组合的状态。据此可知,当时( )
    A . 稻麦套种技术已经出现 B . 区域交流影响农业格局 C . 西南地区成为农业中心 D . 四川农业生产体系完善
  • 1. (2023高一上·盐田月考) 陕西姜寨遗址的14号房,位于村落东部1号大房子的右前方,半地穴式,进门正中有带灶圈的灶坑一个,房内出土计有陶盆2件、陶钵3件、陶罐5件、陶甑1件、石斧1件、石铲2件、石磨棒2件、石球1个、骨鱼叉2件、骨镞1件、骨笄1件。这表明当时姜寨聚落(   )
    A . 采集渔猎与原始农业并存 B .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 . 已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D . 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 1. (2023高一上·深圳月考) 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至少在距今1.3万年前后,岭南、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地区都出现了 陶器,其中岭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遗存年代更早,部分残片距今超过2万年。这可以用来 论证,当时( )
    A . 制陶工艺日益精湛 B . 居民生活逐渐稳定 C . 南方文明远逊北方 D . 稻米储存技术成熟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