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新疆设置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将行政区划转变为“中央官员的行政分区”的举措,并概括这些举措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清朝经略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并指出清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地位。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A . ③②④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④①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流,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下列项中,正确的是( )
    A . 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B . 巴拿马运河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C . 苏伊士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D . 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西班牙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元朝十个行省中,有一个行省之下没有州、县建制,实际基层行政单位仍然是蒙古社会中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这一地区在忽必烈定都汉地以后逐渐失去了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据此可知,这一“行省”是( )
    A . 辽阳行省 B . 甘肃行省 C . 察合台省 D . 岭北行省
  • 1.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过程,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摘编自杨筑慧苍铭《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历史知识,围绕“‘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 1.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唐朝,“客户”是指离开原住地、迁往他乡的客籍户,依照本籍户的七、八、九等户标准纳税;北宋前期,“客户”专指无常产者,不直接承担差役和力役,而代由主户承担。这一变化( )
    A . 表明地区间的贫富差距缩小 B . 折射出赋役制度趋于货币化 C . 削弱了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 D . 适应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
  • 1. (2024高二下·南充月考) 宋代出现了众多书写异域的著作,如沈括的《熙宁使史契丹图钞》、朱彧的《诸蕃志》《萍州可谈》 《岭外代答》等。这些著作都是据作者见闻记录,所叙述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动植物产等趋于客观真实,与以前志怪笔记中的异域想象大异。这反映了当时( )
    A .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自觉意识 B .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 C . 开疆拓土经略异域的雄心壮志 D . 革故鼎新富国强兵的时代精神
  • 1. (2024高一下·泸县开学考) 北宋初年,官员退休后一般停发俸禄,主动退休者寥寥无几。北宋中期,朝廷规定:文官年满七十须退休,主动申请退休者可领退休金,每年重要节日还发放实物补贴;如果官员到了年龄还不申请退休,则听从监察部门检举揭发。这一规定(   )
    A . 反映出北宋政府的高效运行 B . 体现出朝廷对高龄官员的关照 C . 解决了北宋冗官冗费的局面 D . 有利于官员队伍吸纳新鲜血液
  • 1. (2024高一下·泸县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摘编自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  明清之际的学者重视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关注社会风习,并突破传统政治哲学的樊篱,提出了许多具有近代意义的政治观念。在学理上,明清之际的学者强调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密切结合,注重学术研究的社会效用。在君权和民众问题上,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强调民众利益高于君权、高于一家一姓之利益。

    ——摘编自王记录《论明清之际士大夫思想观念的蜕变》

    1. (1)  据材料一,指出儒墨法三家思想各自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概述百家争鸣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概况宋代理学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3. (3) 据材料三,概括体现明清之际新思想的主张。从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你有何认识?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求变”“求新”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秦地处边陲,俗近西戎,“父子无别,同室而居”,“慢于礼义”,勇于私斗,缺乏公利意识。为此商鞅颁布法令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还下令“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禁止民众私斗,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数十年后,荀子游历秦国,感慨“入境,观其民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其畏有司而顺,古之风也”。

    ——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

    材料二 虽然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却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变法就转变为政治斗争,一旦转变为政治斗争,新法必定失败,官僚体系具有天生的保守倾向,而且新政 不能得到预期效果,变法者很难证明自己的正确。因此,王安石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结果 是人亡政息。

    ——摘编自许小年《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的措施,结合所 学,简述商鞅变法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王安石在赋税和基层管理方面提供的“设计精巧的方 案”,简析王安石“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的原因。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变法 中得到的启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