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余姚月考)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神树、人首鸟身像、纵目面具等文物,明显有着不符合中原文明的历史气息,反倒和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关联密切。而龙的崇拜、铜铃(青铜编钟的前身)、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文物发现,则显露出许多中原文化基因的“蛛丝马迹”。这反映出( )
    A .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B . 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古蜀国发展深受外部影响 D . 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密切
  • 1. (2024高二下·余姚月考)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在他的医学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辩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所以历代医学家推崇他为医圣”。“他”的医学著作( )
    A . 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 . 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C . 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 D . 记载了青蒿素对治疗疟疾的作用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从西域传入的粉食方法,东汉时已普及,文献中的汤饼,即今日的面条。大麦、小麦与黍稷稻逐 渐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食品。引发这一饮食文化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是(    )
    A . 北方气候变化 B . 丝绸之路开通 C . 人口经常流动 D . 食品种类繁多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迄今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5000多处,分布地域以中原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 达鄂西北,东至豫东,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虽然类型不同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具有很大的 一致性。这说明仰韶文化(   )
    A . 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B . 是南北文化互鉴的产物 C . 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异 D . 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下图是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 线路①主要通过“沙漠之舟”骆驼转运东方的香料 B . 线路②也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西迁的必由之路 C . 线路③加强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 D . 线路④的开通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有学者指出,早期的中国并不能算是“地大物博”,先民曾被束缚在一张匮乏的食品单上。在中国食物体系进化丰富的过程中,一些朝代显得尤为重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汉朝时期,葡萄、苜蓿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 . 唐朝时期,小麦、大麦通过海上贸易传入中国 C . 明朝中后期,玉米、甘薯在中国得到大规模推广 D . 清朝光绪年间,番茄作为食用蔬菜开始传入中国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依此标准,下列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是( ) 

    ①陕西姜寨聚落遗址 

    ②山西陶寺遗址 

    ③河南二里头遗址 

    ④浙江良渚遗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高二下·库车月考)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年代为距今5100年到4300年,良渚文明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下图是良渚出土文物上刻画符号与甲骨文数字的比较。据下图可知( )

    A . 旧石器时代中华大地已出现了早期文字 B . 良渚刻符继承了甲骨文成熟的造字模式 C . 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与一体性 D . 良渚文明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最典型文明
  • 1. (2024高二下·库车月考) 1928年,中国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铲起了一杯黄土,汉字鼻祖甲骨文、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等呈现于世,揭开了一个3000多年前的璀璨王朝的神秘面纱。下列关于该王朝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甲骨文成为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的重要资料 B . 妇好墓出土的铜铲证明了当时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C . 四羊方尊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的工艺水平相当高超 D . 内外服制表明当时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僚制
  • 1. (2024高二下·库车月考) 《史记》为少数民族立传,记载了环绕华夏的四邻各少数民族如匈奴、百越、西南夷等的历史。这些少数民族列传与其它列传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之分。这种民族史撰述体例(   )
    A .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 . 反映了华尊夷卑的思想 C . 蕴含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D . 说明了民族交流的悠久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